古诗 | 东陂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新 |
释义 | 东陂原文珠槃出海山峥嵘,荥阳城东春水生。路沙陷车没马脚,行人避沙堤下行。 个中人利鱼芡美,轻舠细纲晨纵横。 烟云瀰茫水面阔,鸥鹭不管机心萌。 齿繁九州无无旷土,此地何得无人争。 我欲决水界畦垄,万顷毕种沲为明秔。 黄穰大笠趁春雨,日与老农来劝耕。 诗词问答问:东陂的作者是谁?答:李新 参考注释珠槃珠饰的盘。古代盟会所用。亦指盟文或订盟。 明 张煌言 《感怀兼悼延平王》诗:“拟将威斗却 居延 ,捧读珠槃事渺然。” 樊增祥 《后彩云曲》:“朝云暮雨秋復春,坐见珠盘和议成。”参见“ 珠槃玉敦 ”。 出海(1) 船只离开停泊地点驶往海上 出海捕鲸 (2) 到海上活动、工作 当他们出海三天之后,天气转晴了 峥嵘(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 (3) 高爽空旷 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 (5) 卓异,不平凡 元龙( 陈登)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苏轼《和刘景文见赠》 阳城(1). 春秋 时 楚国 贵族的封邑。《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 李善 注:“ 阳城 、 下蔡 ,二县名,盖 楚 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 唐 李商隐 《无题》诗:“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 阳城 十万家。” (2).古城楼名。《文选·左思<蜀都赋>》:“结 阳城 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 刘逵 注:“ 阳城 , 蜀 门名也。” (3).山名。《左传·昭公四年》:“四岳、 三涂 、 阳城 、 大室 、 荆山 、 中南 ,九州之险也。” 杨伯峻 注:“古 阳城 在今 河南 登封县 东南,俗名曰 城山岭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府·登封县》。 春水(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黄武 元年,迁左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杨维桢 《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陷车押送囚人的车子。《水浒传》第三九回:“若要活的,便着一辆陷车解上京。”《水浒传》第一一二回:“ 宋江 教把 范畴 、 沉抃 、 赵毅 三个,陷车盛了,写道申状,就叫 金节 亲自解赴 润州 张招讨 中军帐前。” 马脚比喻破绽或隐私 露出马脚 行人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沙堤(1). 唐 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凡拜相,礼絶班行,府县载沙填路。自私第至於子城东街,名曰沙堤。” 唐 白居易 《官牛》诗:“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载向五门官道西,緑槐阴下铺沙堤。昨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后用为典实。指枢臣所行之路。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富枢密》词:“此去沙堤步稳,调金鼎,七叶貂蝉。”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觅赠》:“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 (2).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 元 乔吉 《满庭芳·渔父词》曲:“沙隄缆船,樵夫问讯,溪友留连。” 下行(1) 中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行驶方向跟上行(朝向北京)相反叫下行 (2) 公文由上级发往下级 文书下行直省。——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船从上游向下游行驶 个中人此中人 平生自是个中人,欲问渔舟便写真。——苏轼《李颀画山见寄》 轻舠轻快的小舟。 唐 李白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我来 扬 都市,送客迴轻舠。” 明 祝允明 《野记》:“上命 常开平 遇春 与 郭宣武 子兴 帅众,以轻舠载火纵焚,敌舩悉烧溺。” 郁达夫 《为林建题<匡庐图>》诗:“ 彭郎 依旧小姑单,几叶轻舠懒下滩。” 纵横(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烟云烟气和云 烟云缭绕 面阔比喻看重,重用。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你着喒归顺他隆準的君王较面阔。你这里怕不有千般的揣摩。” 不管(1) 不顾,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无视不利的结果 不管身体好坏,他都工作到深夜 (2) 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副词“都”“总”“也”等跟他呼应 只看到他的一些缺点,认为这些缺点在他身上是不可饶恕的,而不管这些缺点在别人身上的情况如何 机心机巧的心思 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庄子·天地》 九州(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无无连空虚无有也没有。 中国 古代道家认为的天地万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状态。后亦泛指虚无,乌有。《淮南子·道应训》:“予能无有矣,未能无无也。及其为无无,又何从至於此哉?” 高诱 注:“言我能使形不可得,未能殊无形也。” 前蜀 贯休 《道情偈》之一:“ 崆峒老人 专一一, 黄梅真叟 却无无。” 宋 宋祁 《庭戒诸儿》:“如一沤生,一沤灭,还入於海,沤自妄见,海无生灭,无有也,亦无无有,亦无无无,淡然无所得而止,止亦不止也。”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二:“无无,然后平等。” 旷土荒芜的土地。《礼记·王制》:“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六》:“ 邓 、 唐 、 随 、 郢 诸州,多有旷土。” 明 唐顺之 《救荒渰记》:“渰在邑西北十餘里,潦溢旱缩,不障不陂,弃为旷土,久不可艾。” 刘师培 《悲佃篇》:“收田之策有六:一曰清官地,二曰辟旷土……六曰买田。” 此地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何得怎能;怎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 唐 杜甫 《最能行》:“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 屈原 宅?”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周汉》:“四人东南西北,原非同气弟昆,何得悬合若此?” 无人(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决水(1).谓河堤决口。《管子·度地》:“树以荆棘以固其地,襍以柏杨以备决水。” (2).谓掘堤或开闸放水。《战国策·赵策一》:“日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 智伯 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赤眉 今在 河东 ,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唐律疏议·断狱·拷囚限满不首》:“若被人决水入家,放火烧宅之类,家人及亲属言告者,亦不反拷告人。” (3).水名。源出 河南省 商城县 之 牛山 ,名 牛山河 。东北流经 固始县 东南,名 史河 。又东至 安徽省 霍丘县 界入 淮 。《汉书·地理志上》:“ 决水 北至 蓼 入 淮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决水》:“ 决水 出 庐江 雩娄县 南 大别山 。” 万顷(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 (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春雨(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老农年老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长久而经验丰富的农民 劝耕(1).犹劝农。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尸子》卷下:“ 有虞氏 身有南亩,妻有桑田, 神农 并耕而王,所以劝耕也。” 唐 杜甫 《大雨》诗:“阴色静壠亩,劝耕自官曹。” (2).努力耕种。《汉书·食货志上》:“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而令糴至於甚贵者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