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路傍草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方回 |
释义 | 路傍草原文野火燎荒原,霜雪日皜皜。牛羊无可噍,众绿就枯槁。 天地心不泯,根芽蛰深杳。 春风一披拂,颜色还媚好。 如何被兵地,黎庶不自保。 高门先破碎,大屋例倾倒。 间或遇茅舍,呻吟遗稚老。 常恐马蹄响,无罪被擒讨。 逃奔深谷中,又惧虎狼咬。 一朝稍甦处,追胥复纷扰。 微言告者谁,劝我宿须早。 人生值艰难,不如路傍草。 诗词问答问:路傍草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参考注释野火(1) 荒山野地燃烧的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燃烧地里野草的火 (3) 指磷火;鬼火 燎荒开垦前纵火焚烧杂草 霜雪(1).霜和雪。《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阴气胜则凝为霜雪。” (2).谓经受霜雪。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草木不霜雪,则生意不固。” (3).喻高洁的情操。 汉 孔融 《荐祢衡疏》:“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虽遇尘雾,犹振霜雪。” 北魏 常景 《严君平》诗:“ 严君 性沉静,立志明霜雪。”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卢仝》:“ 仝 志怀霜雪,操拟松柏。” (4).喻指雪亮的剑光。 唐 杜甫 《暮秋呈苏涣侍御》诗:“倾壶簫管动白髮,儛剑霜雪吹青春。” 仇兆鳌 注:“霜雪,指剑光。”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出匣纷纷霜雪寒,入手辉辉星斗现。” (5).指寒光闪烁的刀剑。 唐 李白 《赠友人》诗之二:“袖中 赵 匕首,买自 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 燕 復歷 秦 。” (6).喻指白发。 唐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诗:“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霜雪,喻头白也。” 宋 苏轼 《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更欲河边几来往,祇今霜雪已蒙头。”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蒿目为时忧,年未艾,霜雪盈头。” 徐怀中 《西线轶事》:“一头青丝在短短几天之内,以至是在一夜之间化为霜雪。” (7).喻冷峻的面部表情。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一折:“则见那冬凌霜雪都堆在两眉间。”《花城》1981年第6期:“ 王嘉 却像输了球的运动员,满脸霜雪,十分恼怒。” (8).喻阴冷的环境,严酷的遭遇。 清 郑燮 《怀舍弟墨》诗:“含悽度霜雪,努力爱秋春。” 丁一岚 《<燕山夜话>再版序》:“这本《燕山夜话》虽遇严酷的霜雪,却并未失去勃勃生机。” 无可(1).犹言无可无不可。《后汉书·仲长统传》:“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南朝 宋 鲍照 《转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触事无可。” (2).不能,无法。《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淮牛渚津 水极深,无可算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恍惚杳冥,茫无实据,虽 阎罗 包老 亦无可措手。” 茅盾 《子夜》八:“好像犯人被判决了罪状, 冯云卿 到此时觉得无可躲闪了。” (3).犹言没有可以。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至于他为官的政绩,只能说是平平,无可称述。” 枯槁(1) 干枯;枯萎 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淮南子·原道训》 (2) 憔悴 形容枯槁。——《楚辞·渔父》 天地(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根芽从植物的根上长出来的幼芽。根芽出土后,经过移植,可以成为独立的植物体 深杳深邃幽暗。 唐 李朝威 《柳毅传》:“奇秀深杳,不可殫言。” 明 杨柔胜 《玉环记·韦皋别妻》:“画堂深杳,疑在 蓬莱 三岛。”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下瞰南峰,与崖又駢峙成峡,其内坠壑深杳。” 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披拂摆动,摇摆,飘动;吹动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长发披拂 颜色(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媚好爱悦。 汉 焦赣 《易林·井之艮》:“南山藺(兰)茝,使君媚好。” 宋 苏辙 《早睡》诗:“粗毡薄絮被,孤枕自媚好。” 宋 辛弃疾 《清平乐》词之二:“醉里蛮音相媚好,白髮谁家翁媪?” 美好;娇美。《楚辞·大招》“宜笑嘕只” 汉 王逸 注:“嘕然而笑,尤媚好也。” 宋 张耒 《夏日杂感》诗:“娟娟簷前月,虽缺自媚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杜翁》:“ 杜 别行,途中遇六七女郎,容色媚好。”《花城》1981年第1期:“这里距 苏州城 三公里,村落相望,鸡犬相闻,人烟稠密, 吴 音媚好。” 如何(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被兵(1).遭受战祸。《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 被兵,必亲 韩 。”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蜀·李特》:“ 元康 中, 氐 齐万年 反, 关 西扰乱, 天水 、 洛阳 、 扶国 、 始平 诸郡皆被兵。” 宋 苏轼 《私试策问》之三:“古之为兵者,戍其地则用其地之民,战其野则食其野之粟,守其国则乘其国之马,以是外被兵而内不知,此所以百战而不殆也。” 清 吴伟业 《赠总宪龚公芝麓》诗:“闻道 黄州 数被兵,读书长啸重围里。” (2).配备兵员。《管子·度地》:“都以临下,视有餘不足之处,輒下水官,水官亦以甲士当被兵之数。” 尹知章 注:“水官既得甲士,还以备兵数也。” 黎庶众民,民众 高门门户高大、宽敞。旧指地位高,有钱有势的人家(高门不一定出高才) 破碎(1) 破成碎片,尤指被炸碎 用机器破碎矿石 (2) 毁坏;破损碎裂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割裂;肢解 群经破碎,后学迷误 (4) 毁灭;破灭 少爷的梦破碎了。——巴金《秋》 倾倒(1) 倒塌;倒下 教堂行将倾倒 (2) 心折,佩服 令君倾倒 (3) 使人倾心、爱慕 倾倒一时 倾倒全城年轻人 (4) 全部倒出;大量付出 倾倒了毕生心血 (5) 倾吐;畅谈 若得会面,彼此倾倒 间或(1) 表示动作、事情时断时续地发生或者发生不是普遍的,相當于“有时候”、“偶尓” 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间或有人咳一两声 (2) 时断时续 (3) 有时候 间或有人笑一两声 茅舍茅屋;草屋 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呻吟(1) 指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 无病呻吟 (2) 发出像叹气的声音 风在树梢中呻吟 遗稚犹遗孤。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呱呱遗稚,未能正言;哀哀嫠人,礼仪孔闲。” 唐 元稹 《祭亡妻韦氏文》:“死且不悲,则寿夭贵贱,縗麻哭泣,藐尔遗稚,蹙然鰥夫,皆死之末也,又何悲焉?” 明 张瀚 《松窗梦语·北虏纪》:“乃收斩遗稚逃降八十餘,以捷闻。” 马蹄马的蹄子 无罪没有犯罪 擒讨擒获处治。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察强豪大姦,以时擒讨。”《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唯 尔朱荣 尚敢跋扈,臣与 庆之 自能擒讨。” 逃奔逃走 深谷幽深的山谷 虎狼比喻穷凶极恶的人 一朝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追胥(1).谓逐寇捕盗。《周礼·地官·小司徒》:“以比追胥。” 贾公彦 疏:“追,逐寇也;胥,伺捕盗贼也。” 宋 曾巩 《与北京韩侍中启》之二:“耗神明于簿领,疫精思于追胥。”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追胥,守望之役也。” (2).谓追租的公差。《宋史·食货志上二》:“农者未穫,追胥旁午。” 宋 陆游 《戊申严州劝农文》:“所冀追胥弗扰,垦闢以时。” 金 赵元 《邻妇哭》诗:“追胥夜至星火急, 并州 运米 云中 行。” 纷扰动乱;混乱;纷乱骚扰。《后汉书·鲜卑传》:“ 关 东纷扰,道路不通。”《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今世事纷扰,復有瓦解之势矣,诚英乂有为之时也。” 宋 苏轼 《寄傲轩》诗:“朝客纷扰时,先生睡方熟。”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微言(1) 含蓄而精微的言辞 微言议赈捐 (2) 密谋;密言 人生(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艰难艰苦困难 历艰难险巇。——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长而艰难的行军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