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君贶少林寺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司马光 |
释义 | 和君贶少林寺原文达磨自云传佛心,绪言迷世到于今。既携只履归西域,安得遗灵在少林。 孤月正明高殿冷,清风不断老松深。 谢公自爱山泉美,肯为幽禅此访寻。 诗词问答问:和君贶少林寺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参考注释达磨见“ 达摩 ”。 佛心佛教语。谓佛的大慈大悲之心。《观无量寿经》:“诸佛心者,大慈悲是。” 唐 王维 《为舜阇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冀成宝器,仁王为琢玉之因;广运佛心,圣主受恆沙之祐。” 唐 司空图 《山中》诗:“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绪言同“绪论” 于今(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只履一只芒鞋。《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初祖菩提达摩祖师》:“﹝ 达摩 ﹞端居而逝……葬 熊耳山 。起塔於 定林寺 。后三岁, 魏 宋云 奉使西域回,遇祖于 葱岭 ,见乎携隻履,翩翩独逝。 云 问:‘师何往?’祖曰:‘西天去!’”后以“隻履”为僧人送行或追悼亡僧之典。 唐 牟融 《送僧》诗:“烟水浮杯渡,云山隻履行。” 明 屠隆 《昙花记·檀施积功》:“隻履踏天涯,西去谁家。回头不恋旧繁华。白马青牛看并驾,觉路无差。”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读子二》:“若本不合来,而竟来,吾恐隻履归时,未必肉身而西也。” 归西佛教以念佛往西方极乐世界为归西。后世俗以死亡借称归西 才有人来报,说老太太昨儿黄昏归西的 遗灵(1).谓留下灵验。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昔在有德,罔不遗灵;天秩有礼,神监孔明。” 唐 徐安贞 《让皇帝哀册文》:“兹冢嗣之谦德,迨遗灵而受命。” (2).指前贤的神灵。 唐 卢照邻 《文翁讲堂》诗:“良哉二千石, 江 汉 表遗灵。” 宋 欧阳修 《樊侯庙灾记》:“故后世言雄武,称 樊将军 ,宜其聪明正直,有遗灵矣。” 清 吴廷桢 《观潮》诗:“水犀强弩千雕翎,欲寻断鏃扬遗灵。” (3).指被遗忘的神灵。 明 唐顺之 《重修瓜州镇龙祠记》:“於此见天地之功为甚大,人欲报天地之功而无由,则虽猫虎之效一能於天地者亦秩之祀,而无遗灵焉。” 少林指 少林寺 。亦泛指佛教名寺。 宋 陆游 《东窗偶书》诗:“屏风叠邃思 庐阜 ,冠子峯高忆 少林 。”《西游记》第二六回:“ 少林 别有真滋味,花果馨香满树红。”详“ 少林寺 ”。 孤月指月亮。因明月独悬天空,故称孤月。 唐 王昌龄 《送人归江夏》诗:“晓夕双帆归 鄂 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宋 苏轼 《送小本禅师赴法云》诗:“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云。” 宋 杨万里 《月下梅花》诗:“天恐梅花不耐寒,遣将孤月问平安。” 清风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不断(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谢公(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自爱(1) (2) 爱自己 (3) 宁愿将爱恋指向自己而不指向他人 (4) 对自己的幸福或利益的关心 (5) 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 山泉山地涌出的泉水 清澈的山泉 访寻查访寻觅 访寻失去的踪迹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