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绍兴淳熙分命馆职定撰十七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佚名 |
释义 | 原文穆穆皇祖,丕昭圣功。声律身度,乐备礼隆。 祗芳旺币,祀于合宫。 玉帛万国,驩心载同。 诗词问答问:《绍兴淳熙分命馆职定撰十七首》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参考注释穆穆(1).端庄恭敬。《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曾运乾 正读:“宾读为儐。四方诸侯来朝者, 舜 宾迎之也。四门穆穆,《史记》云:‘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尔雅·释训》:“穆穆,敬也。”《大戴礼记·五帝德》:“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2).仪容或言语和美。《诗·大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毛 传:“穆穆,美也。”《荀子·大略》:“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晋书·王澄传》:“ 澄 尝谓 衍 曰:‘兄形似道,而神锋太儁。’ 衍 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 澄 由是显名。” 明 方孝孺 《蜀府敬慎斋》:“愔愔于思,夔夔于守,穆穆语言,不惊左右。” (3).宁静;静默。《楚辞·远游》:“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羣而遁逸。” 晋 陶潜 《时运》:“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唐 胡宿 《天街晓望》诗:“金波穆穆沙堤月,玉树琤琤上苑风。” (4).盛集貌。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十数年间,异人杰士,必穆穆于王庭矣。” 皇祖(1).君主的祖父或远祖。《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 孔 传:“皇,君也,君祖 禹 有训戒。”《仪礼·聘礼》:“孝孙某,孝子某,荐嘉礼于皇祖某甫。”《左传·哀公二年》:“曾孙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列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汉 张衡 《南都赋》:“皇祖止焉, 光武 起焉。” 明 孙传能 《剡溪漫谈·曾孙》:“今朝廷祭告宗庙,高祖而上,概称皇祖;自称皆孝玄孙,乃不称曾。” (2).对已故祖父的敬称。《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伊皇祖之弱辰,逢时艰之孔棘。” 唐 韩愈 《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孙八人。惟兄与我,后死孤存。”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清 梁章鉅 《称谓录·亡祖》:“ 李习之 述其大父事状题曰《皇祖实録》。当时不以为怪;若施之近代,则犯大不韙矣。故古时称有不可通於今者,此类是也。” 圣功(1).谓至圣之功。《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唐玄宗 《幸凤泉汤》诗:“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神化》:“ 庄生 欲蔑圣功,以清虚无累之至为神人,妄矣。” (2).谓帝王的功业。《晋书·乐志下》:“肃肃清庙,巍巍圣功。” 唐 韩愈 《平淮西碑序》:“既还奏,羣臣请纪圣功,被之金石。” 明 李东阳 《重谒孝陵有述》诗:“日月无私照,乾坤仰圣功。” (3).神灵的功力。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丘处机论海潮》:“大抵海水盈缩,譬乾象纵横耳,於理则无有边际,随风飘荡,莫能定准,何乃昼夜循环,不差度数,亦圣功道力不可思议耳。” 声律(1).五声六律。指音乐。《汉书·礼乐志》:“ 汉 兴,乐家有 制氏 ,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太乐官。”《南齐书·临川献王映传》:“ 映 善骑射,解声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逸文》:“ 周 衰, 郑 卫 之音作,《诗》之声律废也。” (2).指语言文字的声韵格律。 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书》:“佛教所以义夺情灵,言诡声律,盖谓即色非有,故檀絶於羣家耳。” 五代 王周 《自喻》诗:“七岁辨声律,勤苦会诗赋。” 宋 苏轼 《眉州远景楼记》:“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 天圣 以前学者犹袭 五代 文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 西汉 文词为宗师。” 王力 《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 中国 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 备礼谓礼仪周备。《诗·小雅·鱼丽序》:“美万物盛多,能备礼也。” 汉 蔡邕 《郭有道碑》:“州郡闻德,虚己备礼,莫之能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岂求备礼乎?” 宋 叶适 《胡尚书奏议序》:“余闻 隆兴 、 乾道 中,不能击 龙大渊 、 曾覿 ,不得为有名臺諫;公不但备礼弹劾,必极论罢斥乃已。” 合宫(1).相传为 黄帝 的明堂。《尸子·君治》:“夫 黄帝 曰合宫, 有虞氏 曰总章, 殷 人曰阳馆, 周 人曰明堂,皆所以名休其善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必以肆奢为贤,则是 黄帝 合宫, 有虞 总期,固不如 夏癸 之瑶臺, 殷辛 之琼室也。” 薛综 注:“谓 黄帝 明堂,以草盖之,名曰合宫。” 宋 秦观 《代贺明堂礼毕表》:“始告虔于原庙,遂严配于合宫。”参阅 清 阮元 《揅经室集·明堂论》。 (2).同居一舍。谓不分居。 宋 叶适 《松阡双莲铭》:“物之并荣,示美於同。懿哉 程氏 ,千指合宫。其饮同壶,其饭同盂。” 玉帛(1) 玉器和丝织品,古时用于祭祀,国与国间交际时用做礼物 (2) 泛指财物 万国万邦;天下;各国。《易·乾》:“首出庶物,万国咸寧。”《史记·东越列传》:“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愬?又何以子万国乎?” 唐 杜甫 《垂老别》诗:“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日月重悬万国朝,雷雨赦过羣方悦。”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一人之詔旨立宪,宪其所宪,非大地万国所谓宪也。”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国际资本家万矢一的地倾向着我们这个还在资本制度以前的 中国 ,把我们 中国 已经作为了万国的商场,彼此在这儿互相争逐了。” 驩心对人或事物喜爱或赏识的心情。驩,通“ 欢 ”。《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驩心。”《新唐书·王毛仲传》:“ 王 ( 临淄王 )数引万骑帅长及豪俊,赐饮食金帛,得其驩心。” 清 薛福成 《书沔阳陆帅失陷江宁事》:“又谨事当路诸公,得其驩心。”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