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正月二十二日江淮发运马察院督河事於国门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梅尧臣 |
释义 | 原文江南砚工巧无比,深洞镌斲黑蛟尾。当心隐隐骨节圆,暗淡又若帖寒朏。 样传孔子留庙堂,用称右军书棐几。 皇皇御史从东来,役徒四万如屯螘。 春风摆撼桃杏醉,野亭置酒话亹亹。 是时复有蔡中郎,笔法纵横字瑰玮。 入门下马索纸书,虬腾虎攫惊神鬼。 主人得书不惜砚,赠予觅句题花卉。 醉携惟恐失手坠,包以弋绨藏以篚。 明朝聊记一时事,驰骋文章诚不韪。 诗词问答问:《正月二十二日江淮发运马察院督河事於国门之》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参考注释江南(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工巧细致、精巧(多用于指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论衡·自纪》 工巧易为材。——《韩诗外传》 无比没有能够相比的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无比的优越性 深洞深切了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佞倖建言可采》:“此疏深洞边情,使当时从 天和 议,则大虏深入,不待 曾铣 在事时矣。” 黑蛟(1).黑色的蛟。 唐 杜甫 《早发》诗:“涛翻黑蛟跃,日出黄雾映。”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一:“ 孙登 琴遇雨必有响,如刃物声,竟因阴雨破作数截,有黑蛟踊去。” (2).指墨汁。 宋 陆游 《醉书山亭壁》诗:“緑蚁灧尊芳醖熟,黑蛟落纸草书颠。” 当心(1) 注意,留心 当心小麦 (2) 指人的胸口部,泛指正中间 隐隐(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骨节(1) 骨骼 (2) 骨骼的一个节,相骨相接之处 暗淡(1) 昏暗 灯光暗淡 色调暗淡 (2) 不光明 暗淡的前景 前途暗淡 在那暗淡的火光中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 * 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庙堂(1) 庙宇 (2) 指朝廷 军书军中的公文 军书十二卷。——《乐府诗集·木兰诗》 棐几用棐木做的几桌。亦泛指几桌。《晋书·王羲之传》:“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浄,因书之,真草相半。” 宋 陆游 《初夏》诗:“细煅诗联凭棐几,静思棋劫对楸枰。” 元 揭傒斯 《和傅与砺近日》之一:“棐几看云凭,衡门罢月关。” 皇皇旺盛的样子 矞矞皇皇。——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御史(1) 官名。秦以前指史官,明清指主管纠察的官吏 御史前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 顾召赵御史。 御史诣学宫。—— 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 御史齐康。 役徒服劳役者。《墨子·七患》:“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 宋 范仲淹 《清白堂记》:“巖之下有地方数丈,密蔓深丛,莽然就荒。一日,命役徒而闢之。”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而役徒虽多,物料机器虽多,而役徒之所购物品,机器工料之物品,仍流入於公设之商店。” 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摆撼摇动。 唐 李德裕 《周秦行记论》:“故自卑秩,至於宰相;而朋党若山,不可动摇。欲有意摆撼者,皆遭诬坐。” 宋 孔平仲 《越州飞来山》诗:“草木困摆撼,枯叶半不全。” 亭置邮亭驿站。《史记·大宛列传》“其西则 条枝 ” 张守节 正义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大秦 在 安息 、 条支 西大海之西……邮驛亭置如中国。” 酒话酒醉后所说的话。 高玉宝 《高玉宝》第六章:“喝一点酒,就说酒话,幸亏都不是外人。” 亹亹(1).勤勉不倦貌。《诗·大雅·崧高》:“亹亹 申伯 ,王纘之事。”《汉书·张敞传》:“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劳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昼夜。”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若夫兢兢于道德之意,而亹亹于事物之实,则前辈所难能也。” 梁启超 《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復何所惮而不亹亹。” (2).行进貌。《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王逸 注:“亹亹,进貌。”《文选·陆机<赴洛>诗》:“亹亹孤兽骋,嚶嚶思鸟吟。” 李善 注:“亹亹,走貌也。” (3).水流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吕向 注:“亹亹,渌水徐进之势。” 宋 苏轼 《双池》诗:“泝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 (4).谓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后汉书·班固传论》:“若 固 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猒,信哉其能成名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晋黄门郎张协》:“词采葱蒨,音韵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 岑 君论詰亹亹,听者忘疲。”《三国演义》第六九回:“ 輅 亹亹而谈,言言精奥。” 清 姚鼐 《祭刘海峰先生文》:“嗣学古文,以任道期,亹亹其文,以赠吾离。” (5).不绝貌。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十年而 许员外 稷 ,继翔其后,词人亹亹。” 宋 谢无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词:“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餘音亹亹。” 明 宋濂 《春日赏海棠花诗序》:“众宾咸悦,衔盃咏诗,亹亹不自休。” (6).委顺貌。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岂能悖性徇物,亹亹随人作上下耶!” (7).美妙;美好。 晋 曹毗 《歌世宗景皇帝》:“亹亹神算,赫赫王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日月联璧,赞亹亹之弘致。” 唐 欧阳詹 《王者宜日中赋》:“含灵亹亹,处植离离。” 时复犹时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 老 庄 。” 唐 杜甫 《溪上》诗:“ 西江 使船至,时復问京华。” 中郎(1).官名。 秦 置, 汉 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 汉 苏武 、 蔡邕 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 中郎 石经后, 八分 盖憔悴。”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十和林卿得女》词:“ 中郎 传业, 蔡琰 词章。”此指 蔡邕 。 元 张翥 《上京秋日》诗:“ 中郎 节在仍归 汉 ,校尉城空罢护 羌 。”此指 苏武 。 (2).次子。 元 成廷珪 《戚戚行》:“大郎荷鍤北开河,中郎买刀南讨贼。” 笔法写字、作画、写文章的技巧或特色 春秋笔法 横字横行的字。 南朝 梁 沉约 《均圣论》:“虽叶书横字,华梵不同,而深义妙理,於焉自出。” 瑰玮瑰丽奇伟 若乃俶傥瑰玮,异方殊类……充仞其中者,不可胜计。——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 入门(1) 初级读物;任何知识或业务的初始门路 技术入门 (2) 初步学会 入门师傅 下马(1) 从马上下来 我为了减轻马的负载宁愿下马 (2) 比喻某个重大工程或工作项目中止进行 腾虎奔腾的虎。 唐 王昌龄 《城傍曲》:“射杀空营两腾虎,迴身却自佩弓鞘。” 神鬼神灵鬼怪 试问…那些陌生人是神鬼还是有血有肉的人 主人(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不惜(1) 不顾惜 不惜工本 (2) 舍得 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赠予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新唐书·突厥传下》:“ 高祖 初即位,与和,因数出军助讨贼,故诡臣之,赠予不可计。” 觅句亦作“覔句”。指诗人构思、寻觅诗句。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牀。”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刘昭禹》:“﹝ 刘昭禹 ﹞尝与人论诗曰:‘五言如四十箇贤人,著一字如屠沽不得;覔句者,若掘得玉合子,底必有盖。但精心求之,必获其宝。’” 宋 杨万里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词场君擅倾城色,诗社儂凋觅句鬚。” 题花(1).题诗咏花;绘花。 唐 邵谒 《览<孟东野集>》诗:“题花花已无,玩月月犹在。” 唐 韩偓 《春闷偶成十二韵》:“粉字题花笔,香牋咏柳诗。” (2).书籍报刊上装饰标题的图画。 惟恐只怕;就怕 他飞快地跑,惟恐错过班车 失手(1) 指手没有把握好,造成不好的后果 他一失手打碎了一个茶杯 (2) 不是故意地伤害人 失手把人打死了 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弋,通“ 黓 ”。《汉书·文帝纪赞》:“身衣弋綈,所幸 慎夫人 ,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颜师古 注:“弋,黑色也。綈,厚繒。” 隋 王通 《中说·事君》:“夫废肉刑害於义,损之可也;衣弋綈伤乎礼,中焉可也。” 唐 刘禹锡 《贺赦表》:“菲食遵 夏禹 之规,弋綈法 汉文 之俭。” 明朝〈方〉∶明天 一时(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驰骋(1) 骑马奔跑;奔驰 驰骋原野 (2) 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 要砸断镣铐,使人的精神可以自由地驰骋 文章(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不韪(1).不是;过错。《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徵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韙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魏书·萧宝夤传》:“皇朝绵基累叶,恩均四海,自北徂南,要荒仰泽,能言革化,无思不韙。” 清 吴趼人 《俏皮话·铜讼》:“然而世风不古,往往有功於人世者,反冒不韙之名;其有令誉者,皆粉饰升平、徒有其表之辈耳。” 黄人 《<钱牧斋文钞>序》:“然亦因其不幸而重犯不韙,又不得志,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歷史而自为风气,领袖两朝,要无愧色。” (2).不善。《文选·张衡<东京赋>》:“京室密清,罔有不韙。” 薛综 注:“韙,善也。谓无復疫癘,皆得安善也。” (3).即不若,传说中害人之怪物。 诗文赏析【原题】: 正月二十二日江淮发运马察院督河事於国门之外予访之蔡君谟亦来蔡为真草数幅马以所用歙砚赠予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