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朝代 唐代
作者 苏颋
释义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原文

摐金寒野霁,步玉晓山幽。
帝幄期松子,臣庐访葛侯。
百工征往梦,七圣扈来游。
斗柄乘时转,台阶捧日留。
树重岩籁合,泉迸水光浮。
石径喧朝履,璜溪拥钓舟。
恩如犯星夜,欢拟济河秋。
不学尧年隐,空令傲许由。

诗词问答

问: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的作者是谁?答:苏颋
问: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苏颋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颋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74_3

参考注释

摐金

撞击金属乐器。 南朝 梁 沉约 《为安陆王谢荆州章》:“摐金入 济 ,识谢戎麾。” 唐 高适 《燕歌行》:“摐金伐鼓下 榆关 ,旌旗逶迤 碣石 间。” 前蜀 贯休 《长持经僧》诗:“摐金挣玉,吐宫嚥徵。”

寒野

寒冷或凄凉的原野。 南朝 宋 鲍照 《学刘公干体》诗:“曀曀寒野雾,苍苍阴山柏。” 南朝 梁 朱异 《田饮引》:“属风林之萧瑟,值寒野之苍茫。” 唐太宗 《出猎》诗:“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 宋 柳永 《望远行》词:“皓鹤夺鲜,白鷳失素,千里广铺寒野。”

山幽

(1).山的幽深之处。 南朝 梁 张充 《与王俭书》:“桂兰綺靡,丛杂于山幽;松柏森阴,相繚于涧曲。” 唐 王勃 《别人》诗:“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元 虞集 《会后将登华山》诗:“石斛金釵感素秋,洞悬鐘乳入山幽。”

(2).山境幽静。 隋 姚察 《游明庆寺怅然怀古》诗:“地灵居五浄,山幽寂四禪。” 明 王守仁 《重游化成寺》诗之二:“人住层崖嫌洞浅,鸟鸣春磵觉山幽。”

松子

(1).松树的种实。可食。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松子为餐,蒲根是服。”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 宋 黄庭坚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子多海东来,今 关 右亦有,但细小味薄也。”

(2).传说中神仙 赤松子 的省称。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虚无求列仙, 松子 久吾欺。”《梁书·阮孝绪传》:“愿跡 松子 於瀛海,追 许由 於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 唐 李白 《寄弄月溪吴山人》诗:“待号辞人间,携手访 松子 。” 王琦 注:“ 松子 , 赤松子 也。”

百工

(1) 西周时指工奴,泛指手工业工人,各种工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唐· 韩愈《师说》

(2) 众官,百官,古代官的总称

允理(治理)百工。——《尚书·尧典》

(3) 各种手艺(百,虚指,言其多)

七圣

(1).指传说中的 黄帝 、 方明 、 昌寓 、 张若 、 謵朋 、 昆阍 、 滑稽 七人。《庄子·徐无鬼》:“ 黄帝 将见 大隗 乎 具茨 之山, 方明 为御, 昌寓 驂乘, 张若 、 謵朋 前马, 昆閽 、 滑稽 后车,至於 襄城 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路有三千别,途经七圣迷。”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七圣心迷运方厄,五丁力尽路犹窄。”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迴谿互证前路失,恍惚七圣迷 崆峒 。”

(2).指 尧 、 舜 、 禹 、 汤 、 文王 、 武王 、 周公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虽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七圣: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 周公 。”

(3).指 唐 代的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宪宗 、 穆宗 、 敬宗 七位君主。 唐 杜牧 《原十六卫》:“七圣旰食,求欲除之且不能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七圣,谓 肃 、 代 、 德 、 顺 、 宪 、 穆 、 敬 。”

(4).道家指 高圣玉帝君 等七位上仙。《云笈七籤》卷八:“七圣者, 高圣玉帝君 、 高圣太上大道君 、 上圣紫清太素三元君 、 上圣白 * 臺九灵太真西王母 、 上圣中央黄老君 、 上圣榑桑太帝君 、 后圣金闕帝君 也。”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七圣斯严,三君如在。”

(5).佛教以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七品修行阶次为七圣。乃见道后的修行阶次。见《俱舍论·分别贤圣品》。 唐 王维 《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诗:“三贤异七圣,青眼慕青莲。”

斗柄

构成北斗柄部的三颗星

乘时

乘机;趁势。 晋 左思 《吴都赋》:“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宋史·王晏传》:“今 契丹 南侵,天下汹汹,英雄豪杰固当乘时自奋。” 鲁迅 《三闲集·“皇汉医学”》:“ 日本 人 汤本求真 做的《皇汉医学》译本也将乘时出版。”

台阶

(1)

(2) 供人上下行走的建筑物,因一阶一阶的,故称为台阶

(3) 在土山坡、岩石或冰坡上凿出的踏脚点

(4) 比喻避免因僵持而受窘的途径或机会

给他个台阶下

捧日

(1).喻忠心辅佐帝王。语本《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 昱 为 东平 相,屯 范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 昱 少时常梦上 泰山 ,两手捧日, 昱 私异之,以语 荀彧 …… 彧 以 昱 梦白 太祖 。 太祖 曰:‘卿当终为吾腹心。’” 唐 卢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诗:“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 明 吴承恩 《赠邑侯汤滨喻公入觐障词》:“敝屣官曹,惟切瞻云之念;括囊经济,犹悬捧日之心。”

(2).捧日营。参见“ 捧日营 ”。

重岩

重迭的山岩。常指高峻、连绵的山崖。 晋 枣据 《游览》诗:“重巖吐神溜,倾觴挹涌波。” 南朝 陈 张正见 《从永阳王游虎丘山》诗:“重巖摽虎据,九曲峻羊肠。” 唐 杜甫 《九日奉寄严大夫》诗:“小驛香醪嫩,重巖细菊斑。”

迸水

(1).奔腾的河水。 南朝 梁 刘孝绰 《答何记室诗》:“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頽风。” 唐 骆宾王 《晚渡黄河》诗:“通波连 马颊 ,迸水急 龙门 。” 明 刘基 《题山水图为宝林衍上人作》诗:“高松浥露和烟冷,迸水穿沙出谷浑。”

(2).从高处泻落的水。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迸水倾瑶砌,疏风罅玉房。”

石径

亦作“ 石逕 ”。山间石路。 南朝 宋 鲍照 《出自蓟北门行》:“鴈行缘石逕,鱼贯度飞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巖鄣深高,山岫邃密;石径崎嶇,人蹟裁交。” 唐 杜牧 《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马到山根断,兵来石径分。”

璜溪

即 磻溪 。相传 周 太公望 在 磻溪 钓得玉璜,故名。 唐 杨炯 《宴族人杨八宅序》:“望望八川,苔发 璜溪 之水。”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几时陪羽猎,应指钓 璜溪 。” 明 刘基 《太公钓渭图》诗:“璇室羣酣夜, 璜溪 独钓时。”

钓舟

犹渔船。 南朝 梁 刘孝绰 《钓竿篇》:“钓舟画彩鷁,渔子服冰紈。” 唐 李涉 《硖石遇赦》诗:“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 元 刘秉忠 《溪上》诗:“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三两声。”

星夜

(1) 夜晚

(2) 连夜

不学

(1).不学习;不求学。《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诚知不学之弊,硕儒之贵。” 宋 曾巩 《宜黄县县学记》:“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贼盗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歟?”

(2).谓没有学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又以《文选》 李善 注在五臣后,其疏浅不学,几於 王侍书 题阁帖矣!”《老残游记》第三回:“兄弟以不学之资,圣恩叫我做这封疆大吏。”

尧年

(1).古史传说 尧 时天下太平,因以“尧年”比喻盛世。 南朝 梁 沉约 《四时白紵歌·春白紵》:“佩服瑶草驻容色, 舜 日 尧 年欢无极。” 唐 元稹 《赋得数蓂》诗:“ 尧 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2).相传 帝尧 寿一百十六岁,因以“尧年”指长寿。 清 金农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一:“大椿灵饵话 尧 年,鍊液升烟日驭前。”

许由

亦作“ 许繇 ”。传说中的隐士。相传 尧 让以天下,不受,遁居于 颍水 之阳 箕山 之下。 尧 又召为九州长, 由 不愿闻,洗耳于 颍水 之滨。事见《庄子·逍遥游》、《史记·伯夷列传》。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太傅谢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支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激昂荣华之间,沉潜珪组之内。” 宋 陆游 《遣兴》诗:“静观世事频兴叹,千载前时有 许由 。” 清 孙枝蔚 《猛虎行》:“ 箕山 有 许繇 , 商山 有四翁。”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