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曾国藩 |
释义 | 原文域中哀怨广场开,屈来而还第二回。幻想更无天可问,牢愁宁有地能埋!秦瓜钩带何人种?社栎支离几日培?大冶最憎金踊跃,那容世界有奇材! 诗词问答问:《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的作者是谁?答:曾国藩 参考注释域中寰宇间;国中。《老子》:“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焉。”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以武后临朝移诸郡县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郭沫若 《回京途中》诗:“游罢 琼崖 来 武汉 ,域中无处不新奇。” 哀怨悲伤埋怨 广场(1) 面积很大的场地。又指大建筑前的宽阔空地 天安门广场 (2) 指人多的场合 求之广场,未易多得 还第旧时指官吏辞职或解职而返回私宅。《晋书·王导传》:“则如君言, 元规 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復何惧哉?”《魏书·太祖纪》:“秋七月,镇西大将军、司隶校尉、 毗陵王 顺 有罪,以王还第。”《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七年,启求还第,上令世子 子廉 代镇东府。”《新唐书·张平高传》:“ 贞观 初,为 丹州 刺史,坐事,以右光禄大夫还第。”《宋史·王贻永传》:“ 貽永 自言宠禄过盛,愿罢枢筦,解使相还第。” 幻想(1) 虚而不实的思想 齮梦幻想。——清· 袁枚《祭妹文》 是什么可悲的幻想使你如此烦恼? 丢掉幻想 我对他不存幻想 (2) 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 诗人的幻想 沉湎于幻想 (3) 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无天没有天理。《左传·襄公二十年》:“ 公子黄 将出奔,呼於国曰:‘ 庆氏 无道,求专 陈国 ,暴蔑其君,而去其亲,五年不灭,是无天也!’” 谓失去庇荫。《庄子·田子方》:“﹝ 文王 ﹞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 成玄英 疏:“既欲捨而释之,不忍苍生失於覆荫,故言无天也。” 牢愁忧愁,忧郁。《汉书·扬雄传上》:“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宋 刘克庄 《次韵实之春日五和》之二:“牢愁余髮五分白,健思君才十倍多。” 清 姚世钧 《饶州舟次独酌醉后放歌》:“乍晴乍雨天气换,一杯聊復消牢愁。” 茅盾 《追求》一:“他只能用他那一双倦于谛视人生的眼睛来倾吐胸中的无限牢愁。” 钩带亦作“钩带”。1.即带钩。《荀子·礼论》:“説褻衣,袭三称,縉绅而无鉤带矣。” 杨倞 注:“搢绅,谓扱於带。鉤之所用弛张也,今不復解脱,故不设鉤也。” (2).连缀;互相牵连。《文选·阮籍<咏怀>之九》:“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带。” 刘良 注:“子母,瓜之子母也。鉤带,犹连缀也。” 唐 王勃 《慈竹赋》:“如母子之钩带,似闺门之悌友。” 人种人类的分支,它具有能由后代遗传的并足以鉴定它为一个独特的人类类型的特征 社栎《庄子·人间世》:“ 匠石 之 齐 ,至乎 曲辕 ,见櫟社树,其大蔽牛,絜之百围……﹝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后以“社櫟”谓里中不材之木。喻无所可用。 宋 李纲 《谢琼林苑赐御筵表》:“伏念臣社櫟散材,康瓠小器,力学粗知於忠义,逢时窃意於功名。” 宋 陆游 《家园小酌》诗:“池鱼往者忧奇祸,社櫟终然幸散材。” 清 赵翼 《树海歌》:“惜哉路险运难出,仅与社櫟同全生。” 支离(1) 分散;残缺;没有条理 支离破碎 (2) 瘦弱;衰弱 大冶(1).古称技术精湛的铸造金属器的工匠。《庄子·大宗师》:“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鏌鋣’,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2).大冶炼主。《史记·平準书》:“ 孔仅 , 南阳 大冶,皆致生累千金。” (3).比喻造化。 南朝 宋 郑道子 《神不灭论》:“若形也,则大冶之一物耳。” 踊跃(1) 向上跳起 踊跃欢呼 (2) 欢欣奋起的样子 踊跃参加 世界(1) (2) 一切事物的总和 世界观 (3)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全世界 (4) 佛教指宇宙 大千世界 (5) 指社会状况 现在是什么世界,还允许你不讲理 (6) 领域;活动范围 内心世界 (7) 江山 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 朱家坏。——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8) 大家,众人 不看世界面上,一百年不理才好。——《 * 词话》 有奇还有零头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