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老奴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杨维桢 |
释义 | 老奴原文张老奴,脱死囚。貂珰中,第一流。 晋王床前受顾命,赖有亚子承箕裘。 老奴建议何堂堂,唐家日月肯使窃朱梁?晋嗣皇,易为谁主著柘黄。 呜呼,老奴之志不负唐,亚子负唐仍负张。 诗词问答问:老奴的作者是谁?答:杨维桢 参考注释张老春秋 晋 大夫 张孟 之别称。 献文子 筑室成, 张老 因其华侈,歌以讽之。《礼记·檀弓下》:“ 晋 献文子 成室, 晋 大夫发焉, 张老 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於斯,哭於斯,聚族於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至於 张老 成室,致善於歌哭之祷。” 唐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诗:“ 张老 存家事, 嵇康 有故人。” 仇兆鳌 注引 韦昭 曰:“ 张老 , 晋 大夫 张孟 。” 死囚等待执行死刑的囚犯 貂珰(1).貂尾和金、银璫,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中当侍, 秦 官也。 汉 兴,或用士人,银璫左貂。 光武 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璫。”《后汉书·朱穆传》:“自 延平 以来,浸益贵盛,假貂璫之饰,处常伯之任。” 李贤 注:“璫以金为之,当冠前,附以金蝉也。” (2).借指宦官。 宋 梅尧臣 《和谢希深会圣宫》:“龟组恭来诣,貂璫肃奉承。”《明史·彭汝实传》:“弃燕閒於女宠,委腹心於貂璫。” 清 高承勋 《豪谱·儒豪》:“ 张子韶 对策,至晡未毕,貂璫促之。 子韶 曰:‘未也,方谈及公等。’” 第一流(1) 地位,重要性或价值最高 当今第一流的美国演员 (2) 极好的 (3) 列为最好的、头等的或最合格的 要是一个叫牌人是第一流的老手该多好 (4) 最卓越的 (5) 技术领先的 钟是现代技术中第一流的机械 晋王李克用,沙陀族(其父姓朱邪,名赤心,有功于唐朝,赐姓名为李国昌),因出兵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受封为晋王。为其一目失明,绰号独眼龙,为李存勗之继父? 顾命顾虑性命 奋不顾命 箕裘《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孔颖达 疏:“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良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意谓子弟由于耳濡目染,往往继承父兄之业。后因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业。《晋书·陈寿司马彪等传论》:“咸能综缉遗文,垂诸不朽,岂必克传门业,方擅箕裘者哉!” 宋 楼钥 《送张子宓分教澧阳》诗:“君家世为儒,青箱袭箕裘。”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童儿暗毒》:“愿爹爹百岁寿高,养童儿箕裘承绍。” 欧阳予倩 《晴雯补裘》第二场:“ 贾母 :箕裘付与儿孙辈,我自含饴乐余年。” 老奴(1).老仆。 (2).詈词。《三国志·魏志·王凌传》“ 彪 赐死,诸相连者悉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老奴,汝死自分耳。”《晋书·后妃传上·惠贾皇后》:“ 充 密遣语妃云:‘ 卫瓘 老奴,几破汝家。’” 清 龚自珍 《跋唐人临晋本<黄庭经>》:“越八年, 道光 丁亥,重展看, 涿州 老奴,竟无以易之。” (3).为轻诋笑骂之词。《世说新语·贤媛》“ 桓宣武 平 蜀 ,以 李势 妹为妾” 刘孝标 注引《妒记》:“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 (4).臣仆自称之词。《新唐书·李辅国传》:“老奴死罪,事郎君不了,请地下事先帝矣。”《新五代史·宦者传·张承业》:“臣, 唐 家一老奴耳!诚愿见大王之成功,然后退身田里。” 建议(1) 向有关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张 建议改善生活 建议晚饭后散步 (2) 向有关方面所提出的主张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而不是建议 堂堂(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唐家指 唐 朝。 宋 文天祥 《平原》诗:“ 唐 家再造 李郭 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日月(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朱梁指 五代 后梁 。为 朱温 所建,故称。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 朱梁 开平 三年大明节,百官始行香祝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海珊 自负咏古为第一,余读之果然。《三垂冈》云:‘英雄立马起 沙陀 ,奈此 朱梁 跋扈何!’” 嗣皇继位的帝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嗣皇新继明,率土日流化。” 唐 韩愈 《永贞行》:“嗣皇卓犖信英主,文如 太宗 武 高祖 。” 柘黄(1).用柘木汁染的赤黄色。自 隋 唐 以来为帝王的服色。 唐 王建 《宫词》之一:“閒著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牀高。” 元 顾瑛 《天宝宫词寓感》之十:“娣妹相从习歌舞,何人能製柘黄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柘》:“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天子所服。” (2).指柘黄袍。 唐 杜甫 《戏作花卿歌》:“ 绵州 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 (3).柘木上所生的木耳。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木耳》。 呜呼(1)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