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感事十诗上李侍郎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陈造 |
释义 | 感事十诗上李侍郎原文长松倚绝壑,高萝缠1-1绵之。苍山屹半空,白云相因依。 挥策马不前,自问此何时。 圣贤运化枢,奇髦各骛驰。 踯躅诸儒后,槁暴穷山为。 盘木贵有因,平心勿嗟咨。 诗词问答问:感事十诗上李侍郎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参考注释长松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苍山青山。 唐 杜甫 《九成宫》诗:“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半空(1) 空中 悬在半空 从半空中跳下 (2) ∶瘪;不充实 半空着肚子 (3) (半空儿) 〈方〉∶指较小的不饱满的花生 白云(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相因(1).相袭;相承。《史记·酷吏列传》:“二千石繫者新故相因,不减百餘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国初宰相权重,臺諫侍从,莫敢议己,至 韩琦 、 范仲淹 始空贤者而争之,天下议论,相因而起。”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读史》:“惟八书十志, 迁 固 相因,作者沿波,递相撰述。” (2).相关;相互依托。 唐 元稹 《莺莺传》:“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 宋 曾巩 《洪范传》:“﹝貌、言、视、听、思﹞五者,思所以为主於内,而用四事为外者也;至於四者,则皆自为用而不相因。”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景出想像,情在体贴,能以兴为衡,以思为权,情景相因,自不失重轻也。” 清 曹寅 《柳村画荷花长幅戏题》诗之二:“花花相似叶相因,数叶排花便失真。” (3).价钱便宜。《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梁尚宾 听説,心中不忿,又见价钱相因,有些出息,放他不下。”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四章:“牛肉是顶养人的,价钱又比猪肉相因,为啥不吃?” 策马用马刺抽打马 自问(1) 自己问自己 (2) 自己衡量 何时(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圣贤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运化(1).运行变化。《易·复》“復其见天地之心乎” 三国 魏 王弼 注:“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天地之道,功尽於运化;帝王之德,理极於顺通。” 明 归有光 《思子亭记》:“天地运化,与世而迁。”《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肺脏经文》:“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籥。” (2).迷信谓用法术变出。 明 高明 《琵琶记·感格坟成》:“汝等可变作人形,与他运化土石,务要顷刻完成,不要惊动孝妇。” (3).犹消化。亦比喻融会贯通。 明 袁宗道 《杂说三九》:“昔之人为经论所障,犹是杂食米麦,不能运化。”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元》:“至辛卯会试, 潘 ( 潘庭筠 )首场,遇同乡友抱病,拟曳白, 潘 劝之,且示以己作,嘱其运化。”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拾草写净》:“ 王弇山 试鸿博日, 徐笠山 以不工排律, 弇山 取己稿示之,令其运化。 徐 竟録之,以雷同为考官奏参。” (4). 太平天囯 起义军谓如厕为“运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又不准损坏所过地方民间各器具以及在民房运化掳掠等情。” 踯躅(1) 徘徊不前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始踯躅于燥吻。——《文选》 (2) 用脚踏地 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 槁暴指风吹日晒而干枯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穷山(1).深山。《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穷山通谷,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宋 陆游 《夜读兵书》诗:“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2).荒山。参见“ 穷山恶水 ”。 盘木(1).谓枝干盘曲的树。《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衡天 ,有 先民之山 ,有槃木千里。” (2).古国名。《后汉书·种暠传》:“ 岷山 杂落皆怀服 汉 德。其 白狼 、 槃木 、 唐菆 、 卭 、 僰 诸国,自前刺史 朱辅 卒后遂絶; 暠 至,乃復举种向化。”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匪徒 封离 授首,三十六之种落迎降; 槃木 归仁,六百万之宾夷向化。” 有因(1).有道行。《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 顾夫人 ﹞请了几个有因的道士,在 青城山 老君庙 里建醮,祈求仙方,保护少府回生。” (2).有缘故。如: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平心(1) 除去成见,用心公平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心平气和地 平心而察之。——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嗟咨慨叹。《新唐书·裴矩传》:“蛮夷嗟咨,谓中国为‘仙晨帝所’。” 元 杨果 《翠裙腰·绿窗愁》套曲:“有客持书至,还喜却嗟咨。” 明 沉鲸 《双珠记·珠传女信》:“今日里骨肉驩虞,相庆幸,免嗟咨。” 张际亮 《石亭》诗:“谁能罪真宰,蒿目空嗟咨。”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