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直宿广文舍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梅尧臣 |
释义 | 直宿广文舍下原文前夜宿广文,叶响竹打雪。昨夜宿广文,窗影竹照月。 赖此数竿竹,与我为暖热。 上有寒鹊栖,拳足如瘦蕨。 平明欲飞去,唶唶若告说。 我无喜可报,烦尔弄觜舌。 亦尝苦老鸦,鸣噪每切切。 为学本为道,穷蹙令素发。 但能得酒饮,终日自兀兀。 诗词问答问:直宿广文舍下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参考注释前夜前夕 广文唐天宝九年设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主持国学。明清时因称教官为“广文”,亦作“广文先生”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唐· 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 昨夜(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暖热(1).温暖。 唐 顾况 《宜城放琴客歌》:“南山阑干千丈雪,七十非人不暖热。” 宋 苏轼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艳歌一曲回阳春,坐使高堂生暖热。” 巴金 《发的故事·星》:“ 志良 觉得心里一阵暖热,仿佛那颗心就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似的。” (2).炎热。 巴金 《灭亡》第五章:“但太阳还想尽力驱散那遮蔽它的薄雾,把它底光明完全照在地上,带回夏天底暖热来。” 王鲁彦 《我们的太平洋》:“洁白的瀑布诱惑着我们脱鞋袜,走去受洗礼,随后还逼我们到湖中洗浴游泳,倘若天气暖热的话。” 寒鹊寒天的鹊鸟。 唐 刘沧 《秋日夜怀》诗:“砧杵寥寥秋色长,遶枝寒鹊客情伤。” 宋 梅尧臣 《送崔秀才》诗之二:“秋蓬随野转,寒鹊遶林飞。” 金 元好问 《秋怀》诗:“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拳足(1).犹屈膝。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里儒拳足拜,士怪闪眸侦。” 明 高启 《朝鲜儿歌》:“曲终拳足拜客前,乌啼井树蜡灯然。” (2).卷曲脚爪。 唐 温庭筠 《题友人池亭》诗:“鸂鶒刷毛花荡漾,鷺鷥拳足雪离披。”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赋》:“白雁顾影而欲惊,素鸥拳足而如见。” 平明天亮的时候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唶唶赞叹声。《慎子》外篇:“ 赤城之山 ,有石梁五仞焉,径尺而龟背,下临不测之谷……野人负薪而越之,不留趾而达,观者唶唶。” 宋 文天祥 《<纪事>诗序》:“虏之左右,皆唶唶嗟嘆,称男子心。” 象声词。喧闹声。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王孙之德躁以嚣,勃諍号呶,唶唶彊彊,虽羣不相善也。”集注:“唶,音责,又子夜切……唶唶,大声也。” 象声词。鸟鸣声。《尔雅·释鸟》:“行鳸唶唶。宵鳸嘖嘖。” 郭璞 注:“唶,音即。”《淮南子·原道训》:“乌之哑哑,鹊之唶唶,岂尝为寒暑燥溼变其声哉!” 清 金农 《雀啄覆粟曲》:“雀争残粟天色黳,唶唶嘖嘖声惻悽。” 老鸦〈方〉∶乌鸦 鸣噪鸣呼聒噪。 唐 高适 《鹘赋》:“奔走者折脇而絶脰,鸣噪者血洒而毛纷。” 清 侯方域 《送徐吴二子序》:“吾恶夫竖儒者,恶其羣鴟逐凤凰而鸣噪焉其后者,嫉其文采之异己也。” 切切(1) 急切;急迫 何至切切如此 (2) 哀怨、忧伤貌 心切切而内圮 (3) 深切 切切为恨 (4) 恳挚 待我心切切 (5) 务必;必须——多用于书信 切切不可忘记 (6) 用在布告、条令等尾,表示再三告诫 切切此布 (7) 形容声音轻细而急促 以弦切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嘈嘈切切错杂弹。 为学做学问;治学。《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夫古之人四十而仕,其行道为学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故其事业功德,老而益明,死而益光。” 许地山 《东野先生》:“他从不苟且,为学做事都很认真。” 为道(1).犹言修道。《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2).指矫性而为高远难行之事。《礼记·中庸》:“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作向导。《左传·隐公五年》:“ 邾 人告於 郑 曰:‘诸君释憾於 宋 ,敝邑为道。’” 陆德明 释文:“道,音导。本亦作‘导’。” 穷蹙窘迫;困厄。《文选·宋玉<九辩>》:“悲忧穷蹙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蹙,《楚辞》作“戚”。《后汉书·董卓传》:“共表请司徒 王允 出,问‘太师何罪?’ 允 穷蹙乃下。” 宋 文天祥 《高沙道中》诗序:“人生穷蹙,无以加此。”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 三桂 ( 吴三桂 )若穷蹙乞降,可宥其一死。” 孙中山 《第二次讨袁宣言》:“至 袁氏 今日,势已穷蹙,而犹徘徊观望,不肯自归于失败。” 素发白发。 晋 潘岳 《秋兴赋》:“斑鬢髟以承弁兮,素髮颯以垂领。” 北魏 宗钦 《赠高允》诗:“素髮掩玄,枯颜落蒨。” 唐 钱起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诗:“流年催素髮,不觉映华簪。” 清 黄景仁 《雨中入山访曹以南》诗之一:“邈思隘寰宇,素髮积忧患。” 终日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兀兀(1) 不动的样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 勤奋刻苦的样子 (3) 昏沉的样子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