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纪西夏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范雍 |
释义 | 纪西夏事原文七百里山界,飞沙与乱云。虏骑择虚至,戍兵常忌分。 啸聚类宿鸟,奔败如惊麕。 难稽守边法,应敌若丝棼。 诗词问答问:纪西夏事的作者是谁?答:范雍 参考注释七百《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用“七百”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 南朝 梁 沉约 《梁明堂登歌·歌赤帝》:“匪惟七百,无絶终始。”《南齐书·郁林王纪》:“三灵之眷方永,七百之基永固。”《隋书·音乐志下》:“开我皇业,七百同盛。” 山界犹山区。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陕西守策》:“故四戎以山界蕃部为强兵, 汉 家以山界属户及弓箭为善战。”《宋史·田况传》:“非欲深絶沙磧,以穷妖巢,但浅入山界,以挫贼气。” 乱云(1).纷乱的云。 南朝 梁 王筠 《望夕霁》诗:“连山卷乱云,长林息众籟。”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廻风。”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赴任》:“几处幽林曲径,松杉列翠屏,回首乱云凝。” (2).喻指女子散乱的头发。 宋 张先 《师师令》词:“ 蜀 丝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戍兵戍守边疆的士兵。 前蜀 韦庄 《悯耕者》诗:“如今暴骨多於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宋 曾巩 《请减五路城堡札子》:“臣尝议今之兵,以谓西北之宜,在择将帅;东南之备,在益戍兵。” 清 查慎行 《随猎归途》诗:“官马散随黄犊卧,戍兵秋较老农閒。” 啸聚互相招呼着聚集在一起 每弋猎,即相啸聚。——《新唐书·室韦传》 啸聚山林 宿鸟归巢栖息的鸟。 唐 吴融 《西陵夜居》诗:“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 宋 苏轼 《和人回文》诗之四:“烟锁竹枝寒宿鸟,水沉天色霽横参。”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引狎》:“栏杆空佇立,宿鸟归飞急。” 清 顾炎武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宫时闻缅国之报》诗:“宿鸟乍归陵树稳,春花初放果园香。” 奔败覆败;溃败。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四牡横驰,皇路险倾,必将钳勒鞭挞以救奔败,岂暇鸣鑾从容平路哉!”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 宋 陈亮 《酌古论·崔浩》:“ 魏 师乘胜而进,势如风雨,所至奔败,鸟窜兽伏,各逃其死。” 守边守卫边境。《汉书·卢绾传》:“ 豨 少时,常称慕 魏公子 ,及将守边,招致宾客。”《后汉书·鲜卑传》:“守边之术, 李牧 善其畧。保塞之论, 严尤 申其要。”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三:“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宋 苏轼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守边在得士,此语要而简。” 应敌迎击来敌 现有兵力足以应敌 丝棼《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杨伯峻 注:“棼,音汾,纷乱之意。”后因以“丝棼”形容纷繁紊乱。《关尹子·三极》:“圣人道虽虎变,事则鱉行;道虽丝棼,事则棊布。”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皇纲於是丝棼,黔首以之瓜割。” 明 宋濂 《凤阳单氏先茔碑铭》:“掩耳不闻,乱如丝棼。”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道遘》:“这相逢有缘,似环解重连,丝棼难断。”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