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四月初二日雨中进宫即事得句·其二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五更初报雨丝霏,倾听檐声是也非。 展侧那能安枕寐,未明因便起披衣。 诗词问答问:《四月初二日雨中进宫即事得句·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九 参考注释五更(1) 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雨丝如丝的小雨 天上挂满雨丝 倾听认真地听取 倾听选民的意见 檐声雨时屋檐的流水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张倅生日》词:“宿云收尽檐声止。玳筵开,高臺风月,后堂罗綺。” 雨天屋檐的滴水声。 宋 张栻 《喜雨呈安国》诗:“悬知雨意未渠已,一夜簷声到枕间。” 那能方言。怎么样。 出处: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 苏州 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例句:殷夫 《监房的一夜》:“ 小王 说:‘老和尚后来那能了呢?’说着笑了。” 安枕安眠。亦用以比喻无忧无虑。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二》:“欲平 赤眉 而后入关,是不守其本而争其末也!恐国家之守转在 函谷 ,虽卧 洛阳 ,得安枕邪?” 宋 叶适 《上殿札子》:“故内治柔和无狡悍思乱之民,不烦寸兵尺铁,可以安枕,此其得也。”《明史·兵志三》:“将士疲于奔命,未尝得安枕也。” 陈毅 《宿欧西》诗:“十日荒烟尽涤荡,今夜安枕似我屋。” 因便顺便。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陶副车求荐见忌》:“今夜领二三十人入驛,斫取蕃使头,因便入衙杀了蕃王所差使长。” 宋 苏轼 《乞令高丽僧从泉州归国状》:“差人船送到 明州 ,附因便船舶归国。” 披衣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韦应物 《寄冯著》诗:“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人披衣待旦,别 袁 而归。”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