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题瑞芝图
朝代 唐代
作者 王珪
释义

题瑞芝图原文

乐国芝呈瑞,贤侯贰郡时。
甘棠方蔽芾,仙草亦葳蕤。
异种传三秀,灵华粲九枝。
幽阴吐光怪,配腐化神奇。
美政邦人颂,嘉祥圣主知。
特书辉史策,宠锡下天墀。
治行能如此,公台到匪迟。
谁为燕许手,洒笔播声诗。

诗词问答

问:题瑞芝图的作者是谁?答:王珪
问:题瑞芝图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王珪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珪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乐国

犹乐土。《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汉 马融 《长笛赋》:“皆 * 和,以美风俗。 屈平 适乐国, 介推 还受禄。” 明 张居正 《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书》:“其中徭赋,务从轻省,法令不宜烦苛,使人怀定居,远邇争赴,数年之后,可尽化为乐国矣。”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酒阑棋罢,堕珥遗簪,真欲界之仙都,昇平之乐国也。”

呈瑞

犹呈祥。 唐 韩愈 《春雪映早梅》诗:“芳意饶呈瑞,寒光助照人。” 宋 柳永 《醉蓬莱》词:“ * 中,有老人呈瑞。”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重贬》:“有谁怜犴狴伤秋,还喜却熊羆呈瑞。”

贤侯

对有德位者的敬称。 三国 魏 邯郸淳 《赠吴处玄诗》:“见养贤侯,於今四祀。” 唐 权德舆 《武公神道碑铭》:“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贤侯通人,多与公为道义之交。”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驿里相逢》:“盛德感贤侯,相逢信非偶。” 清 全祖望 《新会张明府惕庵以予将去粤有诸生无福之叹》诗:“孤负贤侯属望奢,几时带草尽开花。”

贰郡

古代州郡长官的副职。 宋 苏舜钦 《哀穆先生文》:“调 泰州 司理参军,牧守称其才,贰郡者恶之。” 元 * 润 《府判铭为冯进道作》:“府判贰郡,古曰郡丞,方题别驾,车列屏星。”

甘棠

(1).木名。即棠梨。《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 陆玑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 宋 张孝祥 《青玉案·饯别刘恭父》词:“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

(2).《史记·燕召公世家》:“ 周武王 之灭 紂 ,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隶释·汉赵相雍劝阙碑》:“至 赵国 府君,在官五载,莅政清平,有甘棠之化。” 元 武汉臣 《玉壶春》楔子:“三年为吏在 钱塘 ,近奉徵书入 建章 。自省循良无实政,终慙父老説甘棠。”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乘遭遇,甘棠定拟政声驰。”

蔽芾

(1).茂盛貌。《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朱熹 集传:“蔽芾,盛貌。”一说,小貌。 孔 传:“蔽芾,小貌。” 宋 王禹偁 《茶园十二韵》:“蔽芾餘千本,青葱共一园。”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天台牡丹》:“有侵花至漂髮者,立致奇祟,土人戒勿犯,故花得蔽芾而寿。”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蔽芾葱蘢,恍逢丰木。”

(2).引申为荫庇。 宋 苏轼 《宝月大师塔铭》:“ 锦城 之东,松柏森然,子孙如林,蔽芾其阴。”

(3).植物幼嫩或树叶初生貌。《诗·小雅·我行其野》:“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陆德明 释文:“蔽芾,叶始生貌。” 宋 苏轼 《和赵景贶栽桧》:“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植勤。”

(4).相传 西周 的 召伯 曾在棠树下听讼断狱,办理政事,公正无私,使官民各得其所,天下大治。后人因作《甘棠》诗歌颂其政绩,诗中有“蔽芾甘棠”之句。后因以“蔽芾”、“甘棠”等颂扬有政绩的官吏或其政绩。 唐 刘长卿 《奉和赵给事使君》:“庭顾婆娑老,邦传蔽芾新。” 宋 王禹偁 《甘棠即事简孙何》诗:“因感得时留蔽芾,更嗟无位泣麒麟。”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黄洋界》诗:“雄关如铁旌旗壮,小径挑粮领袖忙。 五里横排 遗槲树,千秋蔽芾胜甘棠。”

仙草

传说中的一种灵异的草。服之可长生不老或起死回生。《海内十洲记·瀛洲》:“ 瀛洲 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上生神芝仙草。” 唐 段成式 《寄周繇求人参》:“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红楼梦》第一回:“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絳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

葳蕤

(1) 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辞·七谏·初放》

羽盖葳蕤。——张衡《东京赋》

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委顿;委靡不振

异种

(1) 在远亲缘的个体间出现的

在不同属的植物间异种嫁接的成功是稀有的

(2) 移植免疫学中提供者与受者不属同一物种

三秀

灵芝草的别名。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王逸 注:“三秀,谓芝草也。”《尔雅翼·释草三》:“芝,瑞草,一岁三华,故《楚辞》谓之三秀。” 南朝 梁 沉约 《早发定山》诗:“春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前蜀 杜光庭 《邛州刺史张太博修金箓斋词》:“三秀呈祥,十朋表异。”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愿偕采三秀,由来本同岑。”

灵华

(1).灵芝的美称。《汉书·礼乐志》:“蔓蔓日茂,芝成灵华。” 宋 王珪 《题瑞芝图》诗:“灵华粲九枝,幽阴吐光怪。”

(2).佛教语。天上之妙花。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玩灵华於仙掌,度窈窕於飞虹。”参见“ 灵花 ”。

(1).指神灵。 唐 慧净 《和琳法师初春法集之作》:“因兹仰积善,灵华庶可逢。”《云笈七籤》卷九六:“纷纷灵华散,晃晃焕神庭。” 清 冯桂芬 《题蔡庶常殿齐悼亡诗后》:“灵华自天上,薄謫人间游。”

(2).犹光辉。《云笈七籤》卷八十:“三景吐灵华,晃朗八门开。”

九枝

(1).谓一干九枝的烛灯。亦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南朝 梁 沉约 《伤美人赋》:“拂螭云之高帐,陈九枝之华烛。” 唐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诗:“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宋 柳永 《玉楼春》词:“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烟抽翠缕。”

(2).形容枝条繁多。 唐 曹松 《江西逢僧省之》诗:“百叶巖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幽阴

(1).阴静;幽深。《礼记·郊特牲》:“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 孔颖达 疏:“幽,深也。欲使其妇深思阴静之义,以修妇道。”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 巫山 幽阴地,神女艷阳年。”

(2).阴暗。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锁院赐酒及烛》:“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方知覆育长。”

(3).指阴间。《旧唐书·崔彦昭传》:“尔其坚持正直,允执规程,但畏幽阴,必归公当。”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幽阴之气,钟於北方,人之所终归,鬼之所藏也。”

(4).用以指阴魂。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或幽阴尚滞,涣泽未霑;或嗣续已无,奠羞多闕。” 宋 苏轼 《孔毅甫妻挽词》:“幽阴栖房櫳,芳泽在巾袂。”

光怪

(1).神奇怪异的现象。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 高祖 ﹞尝从 王媪 、 武负 貰酒,每饮醉,留寝其家,上尝见光怪, 负 等异之。”《汉武故事》:“ 宣帝 亲祠 甘泉 ,有顷,紫黄气从西北来,散於殿前,肃然有风;空中有妓乐声,羣鸟翔舞蔽之。 宣帝 既亲睹光怪,乃疑先帝有神。”《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只看见一道火光落地,拾将起来,却是一张字纸。老汉惊异,料道多年宝惜字纸,今日见此光怪,必有奇处。”

(2).引申为离奇古怪。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陆炳吉》:“﹝古松﹞光怪突兀,目不暇接。”

(3).形容错杂斑斓。 宋 范成大 《白髭行》:“烦撋包裹夜不眠,无奈霞头出光怪。”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白神官》:“妖人 白神官 者,能以左道作怪变……或端坐现物像,光怪夺目。”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七:“今日之 克莱摩宫 真做得人类文化的驳杂光怪的象征。”

腐化

有机体腐烂。借喻思想行为变坏

神奇

非常奇妙的

拿着这张神奇的纸就可以和我一样通行无阻

这一切初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正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长江三峡》

美政

(1).犹德政。好的政治措施。《楚辞·离骚》:“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 彭咸 之所居。”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若乃美政所施,洪恩所润,不可究陈。” 唐 杜甫 《陪王侍御登东山宴姚通泉》诗:“ 姚公 美政谁与儔,不减昔时 陈太丘 。”

(2).使政治美善。《荀子·儒效》:“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

邦人

(1).国人;百姓。《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按,《史记·鲁世家》作“国人”。 宋 沉辽 《和颖叔西园春宴》:“太守乐邦人,纵观迨时豊。” 清 方文 《东湖行》:“郡县有司既草草,邦人好事者亦少。”

(2).诸侯。《诗·小雅·沔水》:“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毛 传:“邦人诸友,谓诸侯也。”

(3).乡里之人;同乡。《韩诗外传》卷十:“臣 麦丘 之邦人。” 宋 梅尧臣 《南阳谢紫微挽词》之三:“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明 高启 《死亭湾》诗:“邸吏惊赤綬,邦人候朱轮。” 清 吴廷华 《沉孝子行》:“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

嘉祥

犹祥瑞。 汉 班固 《东都赋》:“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 唐 陈子昂 《谏政理书》:“灾害之所以不生,嘉祥之所以遂作,则观象於天,察法於地。”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臣谨稽之《洪范》,徵之《春秋》,大抵政善民安则嘉祥生,政荒民困则灾沴作。”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神灵难报,这嘉祥,何曾预祷。”

圣主

(1).对当代皇帝的尊称。《东观汉记·鲍永传》:“今圣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似浮云殢 吴 越 ,君逢圣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 峨眉 月。”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目下有某处将军缺,倘不吝重金,僕嘱内兄游扬圣主之前,此任可致。”

(2).泛称英明的天子。《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諫諍则见听。”《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臣闻附下罔上,圣主之所宜诛;心狠貌恭,明时之所必罚。”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飢寒逼身,难顾廉耻;圣主不能安其民,慈母不能抚其子。”

特书

特别书写;突出记述。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青布帘大写着‘员梦如神’,纸招子特书个‘听声揣骨’。”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侯袭莒》:“大国用兵以掩人之不备,《春秋》特书以著其罪也。”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四章:“由于 詹大悲 熟人多,各处奔走,加上第二天的《商务日报》大书而特书,这就不能不引起……那班 清 吏的注意。”参见“ 大书特书 ”。

史策

史册,史书。 晋 葛洪 《抱朴子·时难》:“有陷冰之徒,委积乎史策。”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国初事蹟,载在史策。”

宠锡

帝皇的恩赐。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天子异之,宠锡加等。” 宋 曾巩 《明州拟辞高丽送遗状》:“州郡当其道途所出,迎劳燕饯,所以宣达陛下宠锡待遇之意,此守臣之职分也。”

天墀

帝王宫殿的台阶。 唐 韦应物 《送宫人入道》诗:“捨宠求仙畏色衰,辞天素面立天墀。” 宋 苏轼 《坤城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队》:“望彤闈而却立,敛翠袂以言归。再拜天墀,相将好去。” 明 李东阳 《校文毕即事》诗:“同下天墀奉玉音,南畿多士正如林。”

治行

(1).为政的成绩。亦指为政有成绩。《管子·八观》:“治行为上,爵列为下,则豪桀材臣不务竭能,便辟左右不论功能。”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程公 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餘功又及於此。”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良吏平反冤狱》:“ 胡文忠公 抚 鄂 时,尝明保 东湖 县令 张建基 之治行。”

(2).施政的措施。《汉书·薛宣传》:“吏民言令治行烦苛,适罚作使千人以上;贼取钱财数十万,给为非法;卖买听任富吏,贾数不可知。”

(3).整理行装。《史记·曹相国世家》:“ 萧何 卒。 参 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汉书·郑当时传》:“使视决 河 ,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 郑庄 行,千里不齎粮,治行者何也?’” 宋 秦醇 《谭意哥传》:“后二年, 张 调官,復来见。 意 乃治行,饯之郊外。”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公台

古代以三台象征三公,因借指三公之位或泛指高官。《后汉书·胡广传》:“﹝ 广 ﹞自在公台三十餘年,歷事六帝,礼任甚优。” 唐 姚合 《使两浙赠罗隐》诗:“何当 世祖 从人望,早以公台命 卓侯 。”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竇仪 自 周朝 以来,负文章识度,有望於时,搢绅许以庙廊之器, 仪 因以公台自许,急於大用。”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雷州 司户参军 丁谓 ,顷自书生,获升科第,因缘险佞,据窃公台,贿赂苞苴,盈於私室。”

燕许

唐玄宗 时名臣 燕国公 张说 、 许国公 苏颋 的并称。两人皆以文章显世,时号“燕许大手笔”。见《新唐书·苏颋传》。 唐 李涉 《题温泉》诗:“当时 姚 宋 并 燕 许 ,尽是 驪山 从驾人。” 宋 王巩 《王氏谈录·李卫公文》:“公亟称 李卫公 之文,谓不减 燕 许 。” 清 赵翼 《后园居》诗:“自命 韩欧 家,羣奉 燕 许 名。” 金 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惟碑铭壮丽,涵盖众长,修则万言,简可十字, 燕 许 手笔, 左 马 史才,鎔为一器,文章之极轨哉!”

洒笔

犹挥毫。用毛笔书写或绘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 唐 李白 《酬张司马赠墨》诗:“今日赠余《兰亭》去,兴来洒笔 会稽山 。”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书象本要乃杨文言作非榕邨》:“壬午秋,访友人於 半圃 ,以律历象数之类垂委参考,别洒笔为图説若干首。”

声诗

乐歌。《礼记·乐记》:“乐师辨乎声诗,故北面而弦。”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勒之金石,播之声诗。”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琴,他教我闭门学禁指,留意谱声诗,调养圣贤心,洗荡 巢 由 耳。” 章炳麟 《辨诗》:“瞽师瞍矇,皆掌声诗,即诗与箴一实也。”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0 13: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