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证无为·其五·归常乐九首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敦煌曲子 |
释义 | 证无为·其五·归常乐九首原文佛则归圆寂。何日遇法山。 犹如孩子没耶娘怜。宿在苦海边。 诗词问答问:证无为·其五·归常乐九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注释1.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参考注释圆寂佛界语,指僧人死后升天 我求圆寂,而除欲染。——《大宝积经》 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红楼梦》 何日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犹如好像 他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孩子(1) (2) 儿童。如:男孩子;女孩子 (3) 儿女 她的孩子病了 耶娘同“耶孃”。 父母。后多作"爷娘"。 海边(1).海的边沿一带。 唐 李郢 《送人之岭南》诗:“ 谢 氏海边逢 * , 越王 潭上见青牛。”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凫》:“﹝鳧﹞常在海边沙上食砂石,皆消烂,惟食海蛤不消,随其粪出,用为药倍胜者也。” (2).指海疆。《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