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适性居有会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适性居有会原文

鲁论有至言,性近习相远。

习染乃成情,情以性为本。

适性适其正,动定静定蕴。

苟或涉非礼,无益乃有损。

适实近乎逸,五字因识谨。

诗词问答

问:适性居有会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适性居有会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八

参考注释

鲁论

即《鲁论语》。《论语》的 汉 代传本之一。相传为 鲁 人所传,是今本《论语》的来源之一。《汉书·艺文志》:“传《鲁论语》者, 常山 都尉 龚奋 、 长信 少府 夏侯胜 、丞相 韦贤 鲁扶卿 、前将军 萧望之 、 安昌侯 张禹 ,皆名家。 张氏 最后而行于世。”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序录》:“ 汉 兴,传者则有三家,《鲁论语》者, 鲁 人所传,即今所行篇次是也。”按,三家指传《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家。 张禹 所传《论语》,以《鲁论》为本,既传于世,故后世又称《论语》为《鲁论》。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五:“ 愈 ( 韩愈 )既死, 籍 ( 张籍 )祭诗有‘《鲁论》未讫注,手跡今微茫’,则知 愈 晚年尝註《论语》未讫而絶笔。” 明 吴骐 《塞下曲》:“为言侍子今无恙,初在京师读《鲁论》。” 清 赵翼 《午睡》诗:“少小读《鲁论》,昼寝惩昏頽。”

至言

富有哲理而合情合理的话

至言不可不察

近习

(1).亲近。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斥逐鸿鵠兮,近习鴟梟。”

(2).指君主宠爱亲信的人。《礼记·月令》:“﹝仲冬之月﹞省妇事,毋得淫,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后汉书·皇甫规传》:“﹝ 孝顺皇帝 ﹞后遭姦伪,威分近习,畜货聚马,戏謔是闻。” 李贤 注:“近习,诸佞倖亲近小人也。” 清 唐甄 《潜书·得师》:“继世之君,身处尊富,狃于近习,不能周知天下之务。”

相远

相异;差距大。《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宋 苏轼 《永兴军秋试举人策问》:“ 汉 之与 秦 , 唐 之与 隋 ,其治乱安危,至相远也。” 明 方孝孺 《赠郑显则序》:“圣贤之文与后世之词,纯驳工拙多寡不大相远也。”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木刻却小品居多,所以翻刻起来,还不至于大相远。”

习染

(1) 沾上不好的习惯

(2) 恶习,不好的习惯

适性

称心,合意。 汉 刘向 《列仙传·安期先生》:“寥寥 安期 ,虚质高清,乘光适性,保气延生。” 宋 苏辙 《寒食游南湖》诗之一:“适性逢樽酒,开怀挹友生。”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桥》:“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动定

(1).谓起居作息。 明 李贽 《与焦漪园太史书》:“弟以贱眷尚在,欲得早晚知吾动定,故直往 西湖 下居。”《醒世姻缘传》第八七回:“三人见完了礼,问了动定,依次上了肩舆,抬到山上。”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久疏问候,想动定一切佳胜。”

(2).犹动静,情况。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遇母》:“我央他看 淮扬 动定,去把爹娘探,因此上独眠深院。”

静定

(1).指道家的澄心静虑,守道不离。《云笈七籤》卷九四:“安在道中,名曰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

(2).指佛教的澄心静虑,坐禅入定。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祷雨》:“如此良久,輒有雨。岂其静定之功已成,特假此以愚人耶,抑果异物耶?”

(3).平静凝滞。 茅盾 《三人行》五:“他的眼光是阴悒的,静定的,而且并没看见什么似的。” 叶圣陶 《恐怖的夜》:“埠头那有什么航船,只有赤热的太阳照着静定的河水。”

(4).平静安定。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我的精神在贫困之中也还见静定。” 潘漠华 《三月二十夜杭州》:“山是如此的静定,天是如此的低迷。”

苟或

假如;如果。《左传·昭公元年》:“苟或知之,虽忧何害?” 汉 贾谊 《新书·匈奴》:“苟或非天子民,尚岂天子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二:“家姊本无意輒慕君子,而 杨郎 先自发言,苟或中輟,立恐不利於君。”

非礼

(1).不合礼仪制度。《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越石父 免于羈束,未旋踵而责以非礼,善窥其合而已矣。” 清 谭嗣同 《仁学》七:“ 湘 人士……方自以为巍巍然尊,任我以非礼施设,而莫余敢止。”

(2).指违礼之事。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素娥 ﹞正色峻拒曰:‘与官人无缘,安得为非礼!’”

无益

没有益处

无益的享乐

近乎

(1) 关系亲密

套近乎

(2) 接近于

他的行为近乎叛逆

五字

(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汉书·艺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南史·陆厥传》:“ 约 等文皆用宫商……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2). 晋 郭颁 《魏晋世语》:“ 司马景王 命中书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 会 ( 钟会 )取草视,为定五字。 松 悦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当尔耶?’ 松 曰:‘ 钟会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韦舍人早朝》诗:“一经传旧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袞 《谢除知制诰表》:“得以文墨侍於轩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诗。 五代 齐己 《秋夕书怀》诗:“平生乐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九:“池塘春草 谢 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夺天工。”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