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物我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文珦 |
释义 | 物我原文物我两俱忘,隤然入道乡。空为真命脉,静是悟肝肠。 竹月光零乱,松风韵短长。 色声皆妙契,曾不费思量。 诗词问答问:物我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珦 参考注释物我彼此,外物与己身。《列子·杨朱》:“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 孔 门之乐,不拘物我,相与少叙,料无不可。”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是没有物我的区分,没有国族的界别。” 隤然(1).柔顺随和貌。《易·繫辞下》:“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韩康伯 注:“隤,柔貌。” 朱熹 本义:“隤然,顺貌。”《后汉书·黄宪传论》:“余曾祖 穆侯 ,以为 宪 隤然其处顺,渊乎其似道。” 李贤 注:“隤,柔顺貌。”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 逯钦立 注:“隤然,顺随貌。” (2).谓无职家居。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至於利势之际,人所竞逐,公方隤然,迹与众远。” (3).衰颓貌。 唐 柳宗元 《舜禹之事》:“而 尧 隤然,聋其聪,昏其明,愚其圣。” (4).沉醉貌。 宋 沉遘 《次韵和鞠颜叔游山》:“且共隤然醉,谁知是闭关。” 道乡修道之地;仙境。 唐 杜荀鹤 《送友人宰浔阳》诗:“有时猿鸟来公署,到处烟霞是道乡。” 宋 楼钥 《送刘德修少卿潼川漕》诗:“承君送道乡,硬语吁可畏。” 真命迷信指受命于天的人 真命大仙 肝肠肝和肠。多与其他词连用比喻人的某种心绪。如肝肠寸断;肝肠如焚 月光月亮的光线 零乱1.散乱。 2.景物纷呈貌。松风(1).松林之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唐 杜甫 《玉华宫》诗:“溪迴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清 姚鼐 《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诗:“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 李广田 《记问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万马奔腾的向下驰去,发出吓人的声响,又加以松风呼啸,自己就像在海涛中夜行。” (2).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宋 苏轼 《十二琴铭·鹤归》诗:“白鹤归来见曾玄,《陇头》《松风》入朱絃。”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纸窗儿明,僧房儿雅,一椀松风啜罢,两箇倾心地便説知心话。” 凌景埏 校注:“松风,指茶。” 短长(1) 缺点和长处 (2) 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坏 (3) 意料不到的变故 (4) 物品的短与长 (5) 人的个子的矮或高 妙契神妙的契合。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宋 秦观 《和程给事赟闍黎化去之什》:“早因妙契窥 曹洞 ,竟以清芬继 肇生 。” 明 唐顺之 《登孙登啸台》诗:“清浄同 河上 ,沉冥异 竹林 ,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思量(1) 思索 你思量思量这事儿该怎么办 (2) 放在心上;惦记 方才我是怕说话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红楼梦》 几个月不见了,思量你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