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以家事付诸儿惟不得姑苏陆氏女子消息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戴表元 |
释义 | 原文祗怜地僻少过从,更许年衰养惰慵。行健有时寻近局。 起迟尝日到高舂。 鹿皮冠野频频戴,鹅顶蔬粗款款供。 儿妇团栾俱在眼,独怜无信过吴松。 诗词问答问:《以家事付诸儿惟不得姑苏陆氏女子消息》的作者是谁?答:戴表元 参考注释过从来访;相互往来 得友天下士,旦夕相过从。——归有光《邢州叙述》 惰慵懒惰。 宋 苏辙 《次韵光庭省中书事》:“放浪江湖久惰慵,安排谁置从官中。” 行健(1).运行壮健。《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颖达 疏:“行者,运动之称;健者,强壮之名。”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劲健》:“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宋 王禹偁 《日月光天德赋》:“配行健之功,功深煦育;叶无私之道,道契皇王。” (2).步履矫健。 宋 孔平仲 《余比见管勾大平观刘朝奉再用元韵和寄》:“寝甘无復梦,行健不须竹。” 有时(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近局(1).近邻;关系密切的亲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五:“漉我新熟酒,隻鷄招近局。” 闻人倓 笺:“近局谓亲宾之相近者。局,一作属。” 清 王韬 《瀛壖杂志》卷三:“每至花时,折简招呼近局作软脚会,巡环劝酒,不醉无归。” (2).引申为陪客。 清 赵翼 《晓东小岩香远邀我神仙馆午饭》诗:“吾友贪养颐,诱我作近局。”又有《近局将遍计日言旋再迭留别》诗。 高舂日影西斜近黄昏时。《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渊虞 ,是谓高舂;至于 连石 ,是谓下舂。” 高诱 注:“高舂,时加戍,民碓舂时也。” 刘文典 集解:“《初学记》引注云:‘言尚未冥,上蒙先舂,曰高舂。’” 南朝 梁 王僧孺 《为韦雍州致仕表》:“高舂之景一斜,不周之风忽至。” 唐 皎然 《浮云》诗之三:“浮云浮云,集於高舂。高舂濛濛,日夕之容。” 清 赵翼 《遣兴》诗之三:“折坂未登车倒退,游山正好日高舂。” 鹿皮冠古代隐士所戴的帽子。用鹿皮做成,故名。《后汉书·杨震传》:“乃授光禄大夫,赐几杖衣袍,因朝会引见,令 彪 著布单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宾客之礼。” 宋 米芾 《画史》:“耆旧言:士子国初皆顶鹿皮冠,弁遗制也,更无头巾掠子,必带篦,所以裹帽,则必用篦子约髮。”亦省称“ 鹿皮 ”、“ 鹿冠 ”。 唐 皮日休 《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郛郭旷若郊墅余每相访疑然惜去因成五言十首奉题屋壁》之七:“玄想凝鹤扇,清斋拂鹿冠。” 宋 陶穀 《清异录·器具》:“谁知鹿冠叟,心地如虚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鹿皮, 张欣泰 冠也。” 频频——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或情况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重复出现,相当于“屡次”、“连续多次” 频频举杯 款款(1) 诚恳;忠实 (2) 慢慢地 款款而行 儿妇儿子的妻子;媳妇 团栾(1).犹檀栾。竹秀美貌。亦用作竹的代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永嘉绿嶂山》诗:“澹瀲结寒姿,团欒润霜质。” (2).圆貌。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值月团欒。”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欒月?” (3).指圆月。 宋 林逋 《又咏小梅》诗:“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欒空绕百千迴。荒邻独映山初尽,晚景相禁雪欲来。” (4).借指月光。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回文五》词:“月也异当时,团欒照鬢丝。” (5).团聚。 唐 孟郊 《惜苦》诗:“可惜大雅旨,意此小团欒。” 元 张养浩 《普天乐》曲:“山妻稚子,团欒笑语,其乐无涯。” 明 王韦 《玉漏迟》词:“缅想此日家园,正儿女团欒。” (6).环绕貌。 宋 范成大 《次韵平江韩子师见寄》:“有情碧嶂团欒绕,无数朱楼縹緲临。” (7).团子。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诗:“捻粉团欒意,熬稃腷膊声。”自注:“﹝团欒﹞,糰子。” 独怜(1).特别喜爱;特别哀怜。 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鸝深树鸣。” 金 元好问 《赠答刘御史云卿》诗之一:“独怜夸毘子,一我无古今。共学君所贪,适道我岂任;相酧无别物,徒有好贤心。” 元 赵孟頫 《赵村道中》诗:“兴亡自有数,不敢问何如;独怜野菊花,立马为踌躇。” (2).只可惜。 清 方文 《寄寿严颢亭母夫人七十》诗之二:“独怜延颈处,不及介眉时。明岁来湖上,当筵补一巵。” 无信(1).不要相信;不相信。《诗·小雅·青蝇》:“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2).不守信用,没有信用。《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伐丧无义,叛盟无信。” 周敬文 《武塘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怎样从中农占优势转变为贫农占优势的》二:“先认为贫农说话无信,做事无能,因此就看不起他们。”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