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悬壶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陈普 |
释义 | 悬壶原文悬壶大如斗,紫芋高五尺。物能充其量,满彻无不极。 人禀天地正,性分亦有则。 充之足为尧,不充乃为跖。 诗词问答问:悬壶的作者是谁?答:陈普 参考注释悬壶指行医、卖药 王廷桂虽悬壶多年,但岐黄道中奥妙法律,总非透彻三昧,倒有几种能干。——《绣戈袍全传》 五尺(1).见“ 五尺之童 ”。 (2).俗称牵引畜牲的绳索。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景·江陵村侩》:“‘此我家大郎所自搓者五尺,安得在汝手?’五尺者,土人称挽畜产绳繂之名也。” (3).指床。 清 黄生 《义府·冥通记》:“‘一五尺安北壁,一方五尺安牕下。’--当时呼牀为五尺。” 充其量顶多,最大限量 官司快有头绪了,充其量再过两次堂 无不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天地(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性分(1).犹天性,本性。《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新唐书·李尚隐传》:“及还,人或袖金以赠, 尚隐 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 宋 王安石 《寄阙下诸父兄弟示平甫兄弟》诗:“久闻 阳羡 溪山好,颇与 渊明 性分宜。” 严复 《辟韩》:“夫如是之民,则将莫不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矣,尚何有于强梗欺夺,尚何有于相为患害?” (2).性命。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一出:“打得它大痛无声,夺去查果金珠。那 张叶 性分如何?慈鸦共喜鹊同枝,吉凶事全然未保。” (3).犹情分。《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也因公子风流过甚,他两个期望过深,才用了个‘遣将不如激将’的法子……这正是他夫妻痛痒相关的性分。”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