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杨名堡(堡在万全西)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李时勉 |
释义 | 杨名堡(堡在万全西)原文杨名旧日说繁华,桃树垂杨绕县衙。 自扫边尘清朔漠,空馀雉堞乱啼鸦。 连村禾黍犹千亩,满堡人烟有几家。 访古从容问耆老,出门不觉夕阳斜。 诗词问答问:杨名堡(堡在万全西)的作者是谁?答:李时勉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麻韵 2. 堡在万全西 参考注释旧日过去的日子;从前;往日 旧日并无深交 繁华(1) 繁荣热闹 繁华大街 (2) 指容貌美丽或地位显贵 垂杨(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唐 万齐融 《送陈七还广陵》诗:“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济南府 ,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扫边指京剧班社中扮演三四路角色的演员。因在剧中往往靠边站而得名。 老舍 《赵子曰》第十五:“专唱扫边老生的票友 李五 自荐给 赵子曰 说戏。” 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后汉书·袁安传》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唐· 杜甫《咏怀古跡》 诸越则桃李冬实,朔莫则桃李夏荣。——宋· 沈括《梦溪笔谈》 雉堞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 连村(1).一村又一村。《魏书·卢昶传》:“至使通原遥畛,田芜罕耘;连村接閈,蚕飢莫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山之西麓,则连村倚曲,民居聚焉。” (2).满村,遍村。 唐 李洞 《乱后龙州送郑郎中兼寄郑侍御》诗:“县清江入峡,楼静雪连村。”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穠緑连村荔子丹,瘴云将雨暗前湾。” 明 陈献章 《东亭奉别宪副陶公》诗:“父老连村拥画航,东亭西日引杯长。” 禾黍(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千亩春秋 时地名,在今 山西 介休县 南。《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 千亩 之战生,命之曰 成师 。” 杜预 注:“ 西河 介休县 南有地名 千亩 。”《国语·周语上》:“三十九年,战於 千亩 ,王师败绩於 姜氏 之 戎 。”一说 千亩 之地有二:一为 周 地,见《国语·周语上》;一为 晋 地,见《史记·晋世家》。参阅 清 齐召南 《春秋左氏传注疏考证》。 人烟住户的炊烟,借指人家,住户 没有人烟 访古(1).查考古训。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封第三表》:“臣炤册访古,诵史稽昔。以为敷道之寄,管物成务;总録之重,匡绩毗风。” (2).探寻古迹。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二:“浩劫因王造, 平臺 访古游。” 清 孙星衍 《<京畿金石考>序》:“京畿为四方之枢,极访古之所必至,而方志俱无金石一门。” * 《酒泉》诗:“风雪关山访古来,评泉品酒看光杯。” 从容(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耆老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 出门(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不觉(1) (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3) 想不到,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4) 不禁,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夕阳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