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咏四景·其三·渔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咏四景·其三·渔原文集网虽传杜诗矣,不纲实异鲁论夫。 齐民生计听之耳,道德安能概禁乎。 诗词问答问:咏四景·其三·渔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九 参考注释杜诗指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的诗或诗集。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旧 蜀 本 杜 诗并无註释。” 巴金 《家》二四:“ 杜 诗説:‘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不纲《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纲是网上端总绳,引申指大网。谓 孔子 不用大网横断流水以取鱼。后以“不纲”谓朝廷失去纲纪,政治混乱。《汉书·叙传下》:“ 秦 人不纲,罔漏于 楚 。”《新唐书·温大雅传》:“﹝ 大雅 ﹞入 隋 为 泗州 司马,见朝政不纲,谢病归。”《明史·太祖纪一》:“当是时, 元 政不纲,盗贼四起。” 严复 《原强》:“ 魏 、 晋 不纲,有五胡之乱华, 大河 以北沦於旃裘膻酪者盖数百年。” 鲁论即《鲁论语》。《论语》的 汉 代传本之一。相传为 鲁 人所传,是今本《论语》的来源之一。《汉书·艺文志》:“传《鲁论语》者, 常山 都尉 龚奋 、 长信 少府 夏侯胜 、丞相 韦贤 鲁扶卿 、前将军 萧望之 、 安昌侯 张禹 ,皆名家。 张氏 最后而行于世。”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序录》:“ 汉 兴,传者则有三家,《鲁论语》者, 鲁 人所传,即今所行篇次是也。”按,三家指传《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家。 张禹 所传《论语》,以《鲁论》为本,既传于世,故后世又称《论语》为《鲁论》。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五:“ 愈 ( 韩愈 )既死, 籍 ( 张籍 )祭诗有‘《鲁论》未讫注,手跡今微茫’,则知 愈 晚年尝註《论语》未讫而絶笔。” 明 吴骐 《塞下曲》:“为言侍子今无恙,初在京师读《鲁论》。” 清 赵翼 《午睡》诗:“少小读《鲁论》,昼寝惩昏頽。” 齐民(1).犹平民。《庄子·渔父》:“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齐民。”《汉书·食货志下》:“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鷄走狗马,弋猎博戏,辞齐民。”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 清 赵翼 《华岗》诗:“同为一齐民,莫呼归长吏。” (2).谓治理人民。《韩非子·八经》:“设法度以齐民,信赏罚以尽民能。” 宋 梅尧臣 《访施八评事》诗:“嬾问齐民术,喜看 庄叟 书。” 生计(1) 谋生的办法 教育是为生活而不仅仅为生计作准备,是为生存而不是为谋生作准备 (2) 生活的状况 但伙计本非仇敌,生计艰难,要求提高待遇,也正是人情之常。——柯灵《遥夜庥》 (3) ∶谋划;产生计策 事生谋,谋生计。——《鬼谷子》 道德(1)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为校长,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标准和礼貌规矩 (2) 合乎道德的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