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古松书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古松书屋原文草房虽不古,而松与古之。 借问松何年,不知种者谁。 宇宙以来山,有山松在兹。 适兹搆草房,宛共松同时。 落落凉阴翻,谡谡寒涛吹。 那觉当夏五,直如对伊耆。 无须阅世书,总可儿孙其。 诗词问答问:古松书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三 参考注释草房用茅草、稻草或其他干草盖的房子 不古不淳朴;浇薄。 明 徐渭 《论中》四:“古字艰,艰生解,解生易,易生不古矣。不古者,俗矣。” 沉从文 《泥涂》:“ 杨巡官 前天到这儿来,和我们监督喝茅台酒,就说这地方人心不古。” 借问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宇宙(1) (2)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3)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以来表示从过去某时与现在之间的这段时间 受命以来。——诸葛亮《出师表》 自唐显庆以来。——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同时(1) 同时代;同一时候 同时发生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2) 并且 任务艰巨,同时时间又很紧迫 落落(1) 形容举止潇洒自然;豁达开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别人合不来;孤独 <落落寡合> (3) 堆积的样子 落落大满。——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凉阴亦作“凉阴”。亦作“凉闇”。阴凉之气。《文选·王僧达<祭颜光禄文>》:“凉阴掩轩,娥月寝耀。” 吕延济 注:“言凉阴之气掩蔽门轩也。” 亦作“凉阴”。亦作“凉闇”。古代国君居丧之称。一说为居丧之所,即丧庐。《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刘向 以为 殷 道既衰, 高宗 承敝而起,尽凉阴之哀。” 颜师古 注:“凉,信也;阴,默也。言居丧信默,三年不言也。凉读曰谅,一説,凉阴谓居丧之庐也。谓三年处於庐中不言。”《公羊传·文公九年》“则三年不忍当也” 汉 何休 注:“ 子张 曰:《书》云, 高宗 凉闇三年不言。” 谡谡(1) 形容挺劲有力;挺拔 谡谡长松 (2) 象声词。形容风声呼呼作响 谡谡风来 夏五喻文字有残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论乐府》:“中间岂无陶阴之误,夏五之脱。”参见“ 夏五郭公 ”。 伊耆(1).见“ 伊耆氏 ”。 (2).亦作“ 伊祈 ”、“ 伊祁 ”。复姓。 宋 罗泌 《路史后纪·炎帝上》:“ 炎帝 神农氏 ,姓 伊耆 ,名 轨 ……其初国 伊 ,继国 耆 ,故氏 伊耆 。”《周礼·秋官·序官》“ 伊耆 氏下士一人” 清 孙诒让 正义:“《易·繫辞》 孔 疏引《帝王世纪》:‘ 帝尧 陶唐氏 , 伊祈 姓。’ 伊祈 ,即 伊耆 ,二者并无塙证…… 魏孝文 时, 魏怀州 民 伊耆苟 聚众於 重山 作乱。”按: 伊耆苟 ,《魏书·高祖纪上》作“伊祈苟”,一本又作“伊祁”。耆、祈、祁,三字同音。 无须不必;用不着 我全知道了,你无须说了 阅世经历时世。 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之二:“视身如传舍,閲世甚东流。” 宋 苏轼 《楼观》诗:“门前古碣卧斜阳,閲世如流事可伤。”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砚﹞端凝静默,有励俗之守焉;厚重不毁,有閲世之寿焉。”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们当时差不多都才二十岁左右,阅世未深,尚无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 可儿可爱的人,能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桓温 行经 王敦 墓边过,望之云:‘可儿!可儿!’” 清 唐孙华 《题文姬入塞图》诗:“地下交情能不负,终叹 曹瞒 是可儿。” 高旭 《侠士行》:“眼底少可儿,雄心不可説。” 郭沫若 《脱离 * 以后》八:“一些玉石凿成的女子都是天上的可儿。”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