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负暄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宋庠 |
释义 | 负暄原文旭日东南霁,霜天病骨寒。心同阳藿展,志鄙夏畦难。 东洛貂裘坏。 西华葛被单。 嵇慵聊自乐,爱景始三竿。 诗词问答问:负暄的作者是谁?答:宋庠 参考注释旭日初升的太阳 旭日东升 远景何晃晃,旭日照万方。——傅玄《日升歌》 东南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霜天指严寒的天空;气温低的天气(多指晚秋或冬天)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毛 *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唐 李贺 《示弟》诗:“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宋 苏轼 《浴日亭》诗:“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宋 陆游 《晚归》诗:“病骨羸将折,昏眸困欲眠。” 明 于谦 《登楼书兴》诗:“暮景侵寻欺病骨,秋霜容易上华巔。” 夏畦(1).指夏天在田地里劳动的人。《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諂笑,病于夏畦。” 朱熹 集注:“夏畦,夏月治畦之人也。”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皁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马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 清 赵翼 《毒暑》诗:“忽念夏畦苦,顿教心太平。” (2).指卑躬屈膝,对人谄媚。 宋 苏轼 《和陶诗·和己酉岁九月九日》:“ 伯始 真粪土,平生夏畦劳。” 宋 黄庭坚 《题魏郑公<砥柱铭>后》:“吾友 杨明叔 ……持身洁清,不以夏畦之面事上官,不以得上官之面陵其下。” 东洛指 洛阳 。 汉 唐 时以 洛阳 为东都,故称。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求官去 东洛 ,犯雪过 西华 。” 钱仲联 集释引 王元启 曰:“公于 贞元 十六年冬及明年冬,自 洛 再往京师。” 宋 唐庚 《有所叹》诗之一:“近逃臺鼎居 东洛 ,闻道衣冠满北军。”参见“ 东都 ”。 貂裘用貂的毛皮制做的衣服 西华葛被见“ 西华葛帔 ”。 爱景(1).爱,通“ 曖 ”。和煦的阳光。《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群臣酒行歌》:“玉墀留爱景,金殿蔼祥烟。” (2).爱,通“ 曖 ”。昏暗的光色。 宋 曾巩 《代翰林侍读学士钱藻遗表》:“犬马之质,难驻于頽龄;日月之光,尚攀於爱景。” 三竿“ 三竿日 ”的省称。 元 吴莱 《观日赋》:“光已通於一跃兮,影奚候於三竿。” 清 周亮工 《云门送胡之润还白下》诗:“冷署三竿卧,遥山九点青。”详“ 三竿日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