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横云堂放言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横云堂放言原文横云自以高得名,而我每来不同情。 望雨时至心为喜,畏雨时至心为怦。 雨乎云乎岂知此,无心出岫写我楹。 即今亟望沾霈之优雪,怦然朝暮恒情萦。 安得望畏喜怦齐置却,与云同一不系来和征。 是谓放言中清与中权,我非处士其可乎哉,惟勉洪范九畴三忧,以待三年归政心无营。 诗词问答问:横云堂放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 2. 去声 参考注释横云(1).横于云间。形容高。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雄才盖代,逸气横云。” (2).横浮于天空的云。 唐 韦应物 《扈亭西陂燕赏》诗:“緑野际遥波,横云分叠嶂。” 唐 韩愈 《南山诗》:“横云时平凝,点点露数岫。” (3). 唐 代妇女眉型之一。 唐 张泌 《妆楼记·十眉图》:“ 明皇 幸 蜀 ,令画工作《十眉图》,横云、却月皆其名。” 宋 苏轼 《眉子石砚歌》:“君不见 成都 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参见“ 十眉图 ”。 得名(1) 获得称号或名号 赵云因常打胜仗而得名“常胜将军” (2) 出名;著名 以擅长油画而得名 我每我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感蒙赏赐,我每就此吃饭。”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 老包 姓儿仯,荡他活的少,若是不容咱,我每则一跑。”《水浒传》第五回:“庄客道:‘可奈这箇和尚要打我每。’” 不同(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至心最诚挚之心;诚心。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 昭王 筑臺以尊 郭隗 , 隗 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齐推女》:“君能至心往求,或冀谐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今且归去习法,如欲见吾,但至心叩石,自当有人应门与你相见。” 云乎助词。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感叹。《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见用币,非礼也。然则曷用?枣栗云乎?腶脩云乎?” 何休 注:“云乎,辞也。”《孟子·万章下》:“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 无心(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出岫(1).出山,从山中出来。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之二》:“当他精光的脚还未踏着 华 土时,恐怕乌云已在出岫了。” (2).比喻出仕。 即今今天;现在。 唐 高适 《送桂阳孝廉》诗:“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宋 陆游 《连日有雪意戏书》诗:“壮岁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时,即今就去。” 沾霈犹滋润。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念蛟龙久在池,挟风云会有期,看作霖雨乘元气,枯稿皆沾霈。” 朝暮(1) 清晨和夜晚 (2) 从早到晚;无时无刻 朝暮思念 恒情常情。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况復道絶恆情,理隔常照。” 明 张居正 《寿陈松谷相公》:“其为庆幸,万倍恆情也。”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觉世训》:“此无他,顾眼前,忽长远,恆情也。”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人之恆情,於其所怀抱之想像,所经閲之境界,往往有行之不知,习矣不察者。” 同一(1) 相同;同样 同一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2) 一致 不系不属于。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此印及直殿监印、鐘鼓司、混堂、灵臺等印,皆本衙第一员僉书挨掌,不係贵近内臣掌。”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刻漏房,官十数员,不係灵臺,专管每日时刻。” 放言(1).谓不谈世事。《论语·微子》:“﹝子﹞谓 虞仲 、 夷逸 ,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放,置也;不復言世务。”一说为放纵其言。参阅 清 刘宝楠 正义。 (2).放纵其言,不受拘束。《后汉书·荀韩锺陈传论》:“ 汉 自中世以下,阉竖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矫絜放言为高。” 李贤 注:“放肆其言,不拘节制也。”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序》:“予闲居,乘兴偶作一十二章,颇类志怪放言。”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陶珏卿》:“余每放言妄论,伊必阻止曰:‘此招祸之媒也。’”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日前见启事,便知大碰钉子无疑。放言已久,不易改弦,非不为也,不能也。” 中清谓符合洁身之道。《论语·微子》:“谓 虞仲 夷逸 ,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 唐 陈子昂 《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召碑》:“闻 少连 之风而悦之,庶乎身中权,行中清。” 中权(1).谓中军制定谋略。《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杜预 注:“中军制谋,后以精兵为殿。” (2).指中军。 南朝 宋 谢庄 《从驾顿上》诗:“中权临 楚 路,前茅望 吴 云。”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徐麟士》:“於是登坛视师,简壮士至千五百人为前驱,千五百人为后劲,精选甲士二千人为中权,亲自率之。” (3).指主将。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以君智略,入佐中权。”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中权令峻,按虎节以风生;上将策奇,指龙编而天落。”《宋史·刘廷让传》:“万旅所集,实制於中权。” (4).指主将的权势。 唐 元稹 《加陈楚检校左仆射制》:“欲将激其壮心,夫何吝於好爵。加之左揆,以盛中权。” (5).中枢;司令部。《梁书·武帝纪上》:“拥 荆南 之众,督四方之师,宣讚中权,奉卫舆輦。”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辽东篇》:“距 倭 兵约二里许,以 长虎臺 为中权。” (6).喻中等。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论》:“视其雕文非特刻鵠,人人下笔,寧止追嚮,遗跡见珍,餘芳可析。诚以驱驰并驾,不逮前锋,而中权、后殿,各尽其美,允为下以下。” 合乎时宜或情势。《论语·微子》:“身中清,废中权。”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遭乱世,身废弃以免患,合於权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故凡人之有为也,前枉而后义者,谓之中权。虽不能成,《春秋》善之, 鲁隐公 郑祭仲 是也。”《后汉书·隗嚣传》:“将军以至德尊贤,广其谋虑,动有功,发中权。” 处士(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后汉书·方术传论》:“ 李固 、 朱穆 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 谢公 霖雨苍生望,失笑 东山 处士多。” (2).星名。即少微星。《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参见“ 少2微 ”。 乎哉(1).语气助词。表感叹。《论语·宪问》:“子曰:‘ 赐 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后汉书·郭泰传》:“ 林宗 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2).语气助词。表疑问。《孟子·梁惠王上》:“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3).语气助词。表设问或反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将可乎哉?殆必不可。”《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后汉书·李法传》:“鄙夫可与事君乎哉?苟患失之,无所不至。” 明 刘基 《书善最堂卷后》:“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於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以苟乎哉?”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郑苏年师》:“果尔则编修亦褊人耳,所论撰又足据乎哉!” (4).语气助词。表祈使。 唐 韩愈 《送董邵南序》:“ 董生 勉乎哉!” 洪范* ;楷模。《汉书·王莽传上》:“陛下奉天洪范,心合宝龟,膺受元命,豫知成败。”《晋书·皇甫谧传》:“子其鉴先哲之洪范,副圣朝之虚心。”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英人倍根》:“其人固碌碌无足取也,然其所著之书,则后二百五年之洪范也。” 九畴(1).畴,类。指传说中天帝赐给 禹 治理天下的九类 * ,即《洛书》。《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彝伦攸敍。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极。” 孔 传:“天与 禹 ,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于九。 禹 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马融 注:“从‘五行’已下至‘六极’,《洛书》文也。” 唐 张说之 《开元正历颂》:“龟易八封,龙书九畴。” 唐 张钦敬 《洛出书》诗:“奇象八卦分,图书九畴出。” (2).泛指治理天下的 * 。《魏书·高闾传》:“帝道昌则九畴敍,君德衰而彝伦斁。” 隋 王通 《中说·周公》:“安得皇极之主,与之共敍九畴哉。” 唐 王昌龄 《箜篌引》:“僕本 东山 为国忧, 明光殿 前论九畴。” 三忧三种可忧之事。指不知,知而不学,学而不行。《韩诗外传》卷一:“ 孔子 曰:‘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 归政(1).交还政权。《汉书·宣帝纪》:“大将军 光 稽首归政,上谦让委任焉。”《宋书·徐羡之传》:“ 元嘉 二年, 羡之 与左光禄大夫 傅亮 上表归政。” (2).指将政权移交他人。《清史稿·礼志三》:“ 乾隆 六年,亲祭 传心殿 ,六十年归政,再行之。” 无营无所谋求。 汉 蔡邕 《释诲》:“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晋 束晳 《补亡》诗之二:“堂堂处子,无营无欲。” 宋 苏轼 《韩干画马赞》:“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而无营。”《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乍可无营坐晦迹,不説有学行求知。四时活计看壚鏊,八节欢情对酒卮。”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