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献转运使雷谏议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禹偁 |
释义 | 献转运使雷谏议原文江南江北接王畿,漕运帆樯去似飞。父子才有同富国,君王无事免宵衣。 屏除奸吏魂应丧,养活疲民肉渐肥。 还有文场爱恩客,望尘情抱倍依依。 诗词问答问:献转运使雷谏议的作者是谁?答:王禹偁 参考注释江南(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江北(1) 长江下游江苏、安徽两省靠近长江北岸的地区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2) 泛指长江以北 王畿(1).古指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 孙诒让 正义:“方千里曰王畿者,谓建王国也……《大司马》云国畿,《大行人》云邦畿,义并同。” (2).泛指帝京。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乃御板舆升轻轩,远览王畿。”《旧唐书·李光弼传》:“贼乘 鄴 下之胜,再犯王畿。” 明 何景明 《刘德徵上陵还有赠》诗:“已向西山瞻帝寝,更从北极眺王畿。” 漕运旧指由水路往京城运粮或运送军粮 帆樯(1) 船桅,桅杆 (2) 船帆与桅樯,常指舟楫 父子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有同如同。 唐 无名氏 《开河记》:“陛下欲听狂夫之言,学亡 秦 之事,但恐社稷崩离,有同 秦 世。” 富国(1).使国家富有。《管子·制分》:“是故治国有器,富国有事,强国有数,胜国有理,制天下有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彊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飢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 郑观应 《盛世危言·中国宜求格致之学论》:“今夫保民之道莫先於强兵,强兵之道莫先於富国。” (2).富裕的国家;经济发达的国家。 毛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 中国 的穷国地位和在国际上无权的地位也会起变化,穷国将变为富国,无权将变为有权--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君王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无事(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宵衣(1).天不亮就穿衣起身。旧时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 唐 许浑 《秋日早朝》诗:“宵衣应待絶更筹,环珮鏘鏘月下楼。”《旧唐书·懿宗纪》:“况荷十七圣之鸿休,绍三百年之庆祚,将求理本,敢忘宵衣。” 宋 王禹偁 《献转运使雷谏议》诗之二:“父子有才同富国,君王无事免宵衣。”参见“ 宵衣旰食 ”。 (2).黑色的丝服。古代妇女助祭时所穿。宵,通“ 綃 ”。《仪礼·士昏礼》:“姆纚笄宵衣在其右。” 郑玄 注:“宵,读为《诗》‘素衣朱綃’之綃;《鲁诗》以綃为綺属也;姆,亦玄衣;以綃为领,因以为名,且相别耳。”《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纚笄宵衣,立于房中,南面。” 郑玄 注:“宵,綺属也。此衣染之以黑,其繒本名宵……凡妇人助祭者同服也。” 屏除(1).排除;除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县令以牛繫刹柱,屏除形象,铺设牀坐,於堂上接宾。” 唐 白居易 《宿灵岩寺上院》诗:“荤血屏除唯对酒,歌钟放散秪留琴。”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麾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 (2).指放逐。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四兇碎首于王阶, 三苗 屏除于天外。” (3). 南朝 齐 东昏侯 出游时,所经之处,屏逐百姓,家室皆空,巷陌悬幔为高障,置仗人防守,谓之“屏除”。见《南齐书·东昏侯纪》。 奸吏枉法营私的官吏。《管子·七法》:“姦吏伤官法,姦民伤俗教。”《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騶忌子 曰:‘谨受令,请谨脩法律而督姦吏。’” 唐 李白 《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惠如春风,三月大化。姦吏束手,豪宗侧目。”《旧唐书·崔郾传》:“居内忧,释服为吏部员外。姦吏不敢欺,孤寒无援者未尝留滞,銓叙之美,为时所称。” 养活(1) 提供生活的基础;供养 养活一家人 (2) 饲养 猪场养活了上千头猪 (3) 生育 养活孩子 疲民(1).疲困之民。《管子·幼官》:“数战则士疲,数胜则君骄;骄君使疲民则国危。” 唐 姚合 《送李起居赴池州》诗:“天子念疲民,分忧輟侍臣。” 宋 曾巩 《泰山祈雨文》:“念此疲民,弊於征敛,方岁之富,食常不足。” (2).使民穷困。《左传·成公十六年》:“今 楚 内弃其民,而外絶其好……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 文场(1).犹文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文场笔苑,有术有门。”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骇飞兔於文场,跃雕龙於笔海。” 元 锺嗣成 《凌波仙·吊范子英》曲:“诗筹酒令閒吟诗,占文场第一功。” 鲁迅 《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倘若真的是‘天地大戏场’,那么,文场上当然也一定有丑脚--然而也一定有黑头。” (2).科举的考场。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齐入文场同苦战,五人十载九登科。” 宋 陆游 《感旧赠超师》诗:“我赴文场君受戒,道边曾共望高宗。”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既然将琴剑书箱安下了,不免到文场前面,探消息,看条约,走一遭去,早来到场门前也。” (3).戏曲乐队所用管弦乐器的统称。如京剧的胡琴、二胡、三弦、月琴、笛、唢呐等。同锣、鼓等“武场”合称场面。旧时习惯上也把演奏管弦乐的乐师称为“文场”。 (4).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广西 桂林 、 柳州 一带。 恩客旧指妓女所锺情的嫖客。《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如今竟公然替恩客説人情,求差使。” 望尘(1).看见飞扬的尘土。亦喻捕风捉影或观察到细小的征候。《后汉书·度尚传》:“ 磐 埋骨牢槛,终不虚出,望尘受枉。”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是以高世之士,望尘而旋迹;轻薄之徒,响赴而影集。” (2).犹言望尘而拜。 唐 王昌龄 《长歌行》:“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李云逸 注:“望尘,谓趋附权贵,候望其车马之尘。”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四:“ 宣仁 怒曰:‘ 韩某 先朝老臣,汝安得当望尘之礼。’太妃泣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因而公卿将士,尽奔走於门下,估计夤缘,儼如负贩,仰息望尘,不可算数。” (3).犹言望尘追迹。 宋 叶适 《<覆瓿集>序》:“盖神马汗血,尾鬣不掉而行流无疆,累名骏数百,岂得望尘焉!” (4).犹言望尘莫及。《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导师创业垂千古,儕辈跟随愧望尘。” 情抱情怀,胸襟。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 汉 郑宏 为 灵文乡 嗇夫,行官 京洛 ,未至,宿一埭……村落絶远,酤无处,情抱不伸。”《新唐书·吴兢传》:“开情抱,纳諫諍,下犹惧,不敢尽,奈何以为罪?”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唐 相国 孙公偓 ,宽裕通简,不事矫异。后譎居 衡山 ,情抱坦然。” 明 李东阳 《南巡图记》:“君子之至於是,以广见闻,恢积蓄,宣达情抱,无乎不可。” 倍依谓朝会时背对天子座后的斧文屏风。《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 之代 成王 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详“ 负扆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