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四偈·其三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德洪 |
释义 | 四偈·其三原文瞋恚现行时,无明所迷醉。 不知自之失,但见他人是。 如人在暗处,见外不见里。 大哉圣人学,事事必求己。 诗词问答问:四偈·其三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注释1. 押词韵第三部 参考注释瞋恚忿怒怨恨。《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太守果大怒,令人追杀 佗 ,不及,因瞋恚,吐黑血数升而愈。”《百喻经·人效王眼瞤喻》:“王闻是语,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种种加害,摈令出国。”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二孝子传》:“从父虽瞋恚,听其语亟道母氏,已默默心动矣。”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第六章:“吾但求法力之精进,吾何为瞋恚?吾何为退转?以此自课,神明俱泰。”参见“ 瞋毒 ”。 现行(1) 现在施行的;现在有效的 现行标准 (2) 正在进行犯罪活动的 现行犯 无明(1).目不见。《楚辞·九章·怀沙》:“ 离娄 微睇兮,瞽以为无明。” (2).梵语的意译。谓痴愚无智慧。 晋 王该 《日烛》:“拱己内治,总持法忍。三世都寂,一心豁尽。寄耳无明,寓目莫準。”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几番尘世,识神一点不差移,只为那无明起妄,宿业成迷。” (3).指无明火。《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睡至半夜,便觉头痛眼热,四肢无力,遍身不疼不痒,无明顿发熬煎,依然病倒。”《红楼梦》第二八回:“正在一腔无明,未曾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参见“ 无明火 ”。 迷醉陶醉 我走到一株盛开的娑罗花树下,一阵幽雅的清香,使人迷醉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他人别人 不许他人干涉 暗处(1) 黑暗或隐蔽的地方 (2) 昏暗的角落 (3) 不公开的场合 见外不当作亲近的人对待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圣人(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事事(1) 做事 无所事事 (2) 各种事情;每件事 委员会将发现它事事都有人掣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