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崔子忠桐阴博古图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崔子忠桐阴博古图原文碧梧桐下草铺茵,博古相于会翰宾。 夏鼎商彝共左右,墨华笔露永鲜新。 书童雅称双丫髻,居士偏传垫角巾。 仿佛苏王留妙躅,当年取咎致何频。 诗词问答问:崔子忠桐阴博古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四 2. 宋史舒亶传亶劾苏轼作为歌诗讥讪时事王诜辈公然朋比轼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诜亦坐是谪贬 参考注释碧梧(1).绿色的梧桐树。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明 刘基 《调笑令》词之二:“帘捲,帘捲,人与碧梧俱晚。” (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清 许思湄 《与赵南湖书》:“久不见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风清,輒深神往。” 博古通晓古代的事情 雅好博古 相于相厚;相亲近。 汉 焦赣 《易林·蒙之巽》:“患解忧除,皇母相於,与喜俱来,使我安居。” 汉 王符 《潜夫论·释难》:“夫 尧 舜 之相於,人也,非戈与伐也。” 汪继培 笺:“相於,亦相厚之意矣。” 五代 齐己 《酬王秀才》诗:“相於分倍亲,静论到吟真。” 清 黄景仁 《余伯扶少云昆仲施大雪帆消寒夜集分赋》诗:“即此足相於,那觉在尘堁。” 夏鼎商彝谓 夏 代的鼎, 商 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左右(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身边 在帝左右 (4) 近臣;随从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9) 身边办事的人,侍从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鲜新犹新鲜。 唐 杜甫 《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宋 司马光 《中秋夜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置酒赋诗》:“月华秋色两鲜新,万里澄空不受尘。”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繁称》:“既以文语相为鲜新,则争奇弔诡,各随其意自为标榜。” 书童旧时侍候主人及其子弟读书的未成年的仆人 雅称(1).素称。《后汉书·韦彪传》:“好学洽闻,雅称儒宗。” 宋 柳永 《永遇乐》词之二:“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 (2).美称。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辨经》:“而今之致餼於人者,反借以为雅称,是以鬼事人也。” 丫髻梳在头两边的发髻 居士(1) 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2)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垫角见“ 垫巾 ”。 仿佛好像;似乎 犹仿佛其若梦从者。——《汉书·扬雄传》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陈涉之称 项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读着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进了童话世界 王留元 明 杂剧中泛用的人物名称,犹“张三”、“李四”,一般属于插科打诨角色。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实是村。” 元 范康 《竹叶舟》第四折:“看王留撇会科,听沙三嘲会歌。” 明 沉自徵 《簪花髻》:“引得那王留儿足力力紧地随,逗得那胖姑儿气吁吁声喘息。” 清 毛奇龄 《西河诗话》卷六:“ 明 玉熙宫 承应有御前王留子杂剧。王留,见 元 曲,是善撒科,所云打牙諢匹者。或曰, 天启 六年有鐘鼓司僉书 王朝进 绰号 王瘤子 ,善抹脸詼谐,如旧时优伶然。尝在御前打匹 魏 监,以为笑乐。 留子 即 瘤子 。” 当年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