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初夏万寿山杂咏·其四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初夏万寿山杂咏·其四原文长堤几曲绿波涵,堤上柔桑好养蚕。 为重女功劝燕北,漫猜画意肖江南。 诗词问答问:初夏万寿山杂咏·其四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三 参考注释柔桑(1).指嫩桑叶。《诗·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郑玄 笺:“柔桑,穉桑也。”《魏书·李安世传》:“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採。” 宋 王安石 《郊行》诗:“柔桑採尽緑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2).始发芽的桑树。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八:“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復纤纤。”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谁家寒食归寧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女功(1) 亦作“女工”、“女红”。 (2) 指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 于是太功劝具女功。——《史记·货殖列传》 (3) 指做女功的妇女 画意(1).指绘画的意旨或意境。《汉书·霍光传》:“君未諭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 周公 之事。”《宣和画谱·王维》:“ 维 善画,尤精山水……其思致高远,初未见於丹青,时时诗篇中已自有画意。” 金 元好问 《祖唐臣所藏樗轩画册》诗之二:“牧笛无声画意工,水村烟景緑杨风。” 明 袁宏道 《入盘山》诗:“分明真山子,的的有画意。” (2).指画出意境、神情。 宋 欧阳修 《盘车图》诗:“古画画意不画形, 梅 诗咏物无隐情。” 宋 秦观 《观易元吉<獐猿图>歌》:“ 易老 笔精湖海推,画意忘形形更奇。”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宋》:“﹝ 毛信卿 ﹞画竹……自言大竹画形,小竹画意,得法於 赵牧之 。” 江南(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