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西仲秋日闻莺诗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仇远 |
释义 | 和西仲秋日闻莺诗原文不待风霜剪碧林,柳阴忽见一梭金。似传西帝宸游信,空惹东窗梦觉心。 暂辍笙歌聊试听,既无桃杏莫须吟。 旧交燕子归何处,好倩宾鸿为嗣音。 诗词问答问:和西仲秋日闻莺诗的作者是谁?答:仇远 参考注释不待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风霜(1) 在有冷空气吹来的地区出现的一种气霜 (2) 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久经风霜 柳阴亦作“ 柳荫 ”。1.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北周 庾信 《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诗:“平隄石岸直,高堰柳阴长。” 唐 康骈 《剧谈录·曲江》:“入夏则菰蒲葱翠,柳阴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二:“西园牡籥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令 青萍 拂去了身上尘土,将马繫在柳阴中。”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八:“这个消息成了镇上人们晚饭后柳荫下的夕阳会聚谈的资料。” (2).指枝叶茂密的柳林。《 * 词话》第二七回:“柳阴中忽噪新蝉,见流萤飞来庭院。” 许杰 《惨雾》上:“柳荫里面喊出了一班人马。” 西帝(1).古时指地处西方的帝王。《史记·魏世家》:“八年, 秦昭王 为西帝, 齐湣王 为东帝。”《旧唐书·李轨传》:“﹝ 轨 ﹞谓 兴贵 曰:‘昔 吴濞 以 江 左之兵,犹称己为“东帝”,我今以 河 右之众,岂得不为“西帝”。’” (2).古代称秋天的神。 唐 温庭筠 《蒋侯神歌》:“商风刮水报 西帝 ,庙前古树燔白蛇。”参见“ 西皇 ”。 宸游亦作“ 宸游 ”。帝王之巡游。 唐 苏颋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诗:“主第山门起 灞川 ,宸游风景入初年。” 宋 蔡襄 《上元进诗》:“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全归万众心。” 元 柳贯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朱夏宸游正,清秋武卫闲。” 清 唐孙华 《茹明府招饮虎丘梅花楼》诗:“宸游望幸当三月,使节先驰验二星。” 见“ 宸游 ”。 觉心佛教语。谓能去迷悟道的心。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尊生》:“能照见其妄,而斩断念头,禪家谓之觉心。” 笙歌(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试听试行收听。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关于其他,尚可取来试奏试听。” 莫须毋须;也许。 唐 杜甫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诗:“莫须惊白鷺,为伴宿青溪。”《朱子语类》卷七三:“《中孚》是箇卵象……占法则莫须是见豚鱼则吉。” 宋 王安石 《与王逢原书》之六:“不知 逢原 此行以何时到 江阴 ……但到 金陵 莫须求客舟以往否?” 旧交相交已久的朋友;老朋友 燕子家燕和雨燕的通称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宾鸿亦作“賔鸿”。1.即鸿雁。 南朝 梁元帝 《言志赋》:“闻宾鸿之夜飞,想过 沛 而霑衣。”《水浒传》第一一○回:“我想宾鸿避暑寒,离了 天山 ,衔芦度关,趁 江 南地暖,求食稻粱,初春方回。” 明 刘基 《感怀》诗之二:“悽悽候虫鸣,嚦嚦賔鸿惊。”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题元人芦洲聚雁图》词:“似有猿啼,更无渔唱,依稀落尽丹枫,湿云影里,点点宿宾鸿。”参见“ 宾雁 ”。 (2).喻信使或羁客。 唐 李咸用 《别所知》诗:“闰牵寒气早,何浦值宾鸿。”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二折:“暗修下诉控双亲书一封,哭啼啼盼杀宾鸿。” 清 徐永宣 《舟行即事用香山韵》:“贵人翁仲薶荒草,浮世宾鸿逐断蓬。” 嗣音(1).保持音信。《诗·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郑玄 笺:“嗣,续也。女曾不传声问我,以恩责其忘己。” 朱熹 集传:“嗣音,继续其声闻也。” (2).指连续传寄的音信。 宋 曾巩 《送钱生》诗:“去矣善自立,毋使嗣音稀。” (3).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 清 陈鳣 《对策·文选》:“ 唐 宋 元 明 ,各有沿袭; 班 扬 张 左 ,孰可嗣音?” 严复 《<古今文钞>序》:“三十年以往,吾国之古文辞,殆无嗣音者矣。”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