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欲去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韩偓 |
释义 | 欲去原文粉纭隔窗语,重约蹋青期。总得相逢处,无非欲去时。 恨深书不尽,宠极意多疑。 惆怅桃源路,惟教梦寐知。 诗词问答问:欲去的作者是谁?答:韩偓 全唐诗:卷683-14 参考注释重约重要的誓约或诺言。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太祖 谓曰:‘尽吾一生,尽汝一生,令汝享有二 浙 也。’ 忠懿 以帝赐重约,既得归,喜甚,以为永保其国矣。” 总得表示在事理上或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 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无非不外;没别的 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去时结束 三月来时如猛狮,去时如羊羔 不尽(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极意(1).尽意;尽心。《史记·乐书》:“放弃《诗》《书》,极意声色, 祖伊 所以惧也。” 唐 元稹 《<乐府古题>序》:“ 刘 李 二子方将极意於斯文,因为粗明古今歌诗同异之音焉。” 明 唐顺之 《盛孺人墓志铭》:“孺人既以童而妇,婉婉自属於其姑 钱孺人 ,姑亦极意拊育之如其女。”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学画患太似》:“ 麓臺先生 以画妙天下,一时受业者多极意临摹,惟恐不似。” (2).犹恣意。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故虽繁华熠燿,无结秀之勋。”《晋书·宣帝记》:“昔 赵高 极意, 秦 是以亡; 吕霍 早断, 汉 祚永延。” 多疑疑心太重,好怀疑 性格多疑的人 惆怅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桃源路(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 松子 家。” 宋 辛弃疾 《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清 纳兰性德 《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 桃花源 ”。《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 桃源洞 ”。 (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 梦寐睡梦;梦中 壮士临阵,不死带伤,理之自然也。何故以梦寐之事疑心乎?——《三国演义》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