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利监收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文准 |
释义 | 送利监收原文开眼合眼,道契寰中。东行西行,禅非物外。 大仰插锹叉手,靴里动指头。 南泉把鎌刈茅,谁人知此意。 今也道不及古,僧僧解数满肚。 但寻雪月风华,失却昔年活路。 不能返照回光,光界{左田右此}卢全露。 阿呵阿,笑倒利头陀,风前月下啰哩啰。 深夜处分诸火客,你看是甚麽火色。 诗词问答问:送利监收的作者是谁?答:释文准 参考注释开眼看到新奇或美好的、珍贵的事物,增长见闻 这样的好风景,来一趟真开眼 合眼闭上眼睛。指睡觉;也指死亡 他一夜没合眼 道契(1).谓彼此思想一致、志趣相投。《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体分冥固,道契不坠。” 李善 注:“言至於君臣之体分,既固於冥兆,上下之契,亦存而不坠。” (2).指一同修道的至交。《歧路灯》第七三回:“彼时结为道契。今日特便道过访,不料已物故几年。” (3).谓与佛、道有缘分。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超诣》:“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 (4). 清 末,外国人在 中国 境内可以随意用永远租用的名义,向业主租赁土地。议妥成交,要由当地的道署发给地契,叫做道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他便拿了这契据,到道署里转道契。” 寰中宇内,天下。 晋 孙绰 《喻道论》:“焉復覩夫方外之妙趣、寰中之玄照乎?” 唐 王勃 《拜南郊颂序》:“天下黎人,知四海之安乐;寰中殊域,奉三灵之康泰。” 清 龚自珍 《保甲正名》:“械鬭之风, 宋 世早有之;不但 闽 粤 ,且徧寰中,寰中何能一日安?” 物外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叉手(1) 一种礼节。两手交叉齐胸,俯首到手,犹如后世之作揖。又作“抄手” 叉手施礼 (2) 合十 指头手掌前面的五个分支,可以屈伸拿东西。也指“脚趾” 谁人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唐 王建 《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 杨延德 :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不及(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解数旧指武术的架势。泛指手段、本事 雪月(1).雪和月。 唐 李商隐 《无题》诗:“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臺十二层。” 宋 朱熹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词:“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元 刘因 《梅杖》诗:“雪月冷怀随步履,溪山高兴入支颐。” (2).明月。 唐 贾岛 《酬胡遇》诗:“游远风涛急,吟清雪月孤。” 前蜀 贯休 《苦吟》:“河薄星疏雪月孤,松枝清气入肌肤。” 风华风采才华 风华绝代 失却失去 失却了一切记忆 昔年前几年;从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活路泛指各种劳动 不能(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返照回光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自我反省。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四折:“等 柳翠 来时,击响云板,唱两句道《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其间返照回光,同登大道。”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四折:“那时节师父返照回光,和你同登大道。”参见“ 回光反照 ”。 头陀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后世也用以指行脚乞食的僧人。又作“驮都、杜多、杜荼” 风前月下唐 刘禹锡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诗:“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牀。”后以“风前月下”指良辰美景。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又作谜云:‘常随措大官人,满腹文章儒雅,有时一面红妆,爱向风前月下。’” 金 马钰 《踏云行》词:“风前月下抚心琴,龙吟虎啸来参侍。” 啰哩古代少数民族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秦襄毅公年谱》:“ 秦州 有 囉哩 户,乃 回回 别种……予访得 清水 、 秦安 等县,亦有 囉哩 ,乃移文各县,令其共为婚姻。” 深夜指半夜以后 工作到深夜 处分(1) (2) 对违反法律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处罚 免予处分 (3) 处理;处置 处分适兄意,那得吾自专!——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处分封疆大事 是甚什么。 唐 吕岩 《劝世》诗:“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火色(1) 〈方〉∶火候 看火色 (2) 像火一样的赤红色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