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颂古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道颜 |
释义 | 颂古原文十年海上觅冤雠,不得冤雠未肯休。芍药花开菩萨面,棕榈吾散夜叉头。 诗词问答问:颂古的作者是谁?答:释道颜 参考注释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海上(1).海边;海岛。《吕氏春秋·恃君》:“ 柱厉叔 事 莒敖公 ,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 汉 滨。”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 (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 海 上,流戍 陇 阴。” 李善 注引《汉书》:“ 匈奴 乃徙 苏武 北海 上无人处。” (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 南朝 梁 沉约 《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 (4).指 上海 。犹言 沪 上。《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壬寅春,旅 沪 志士 馀杭 章炳麟 ……因联络 海 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 海 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冤雠见“ 冤仇 ”。 不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供观赏。根可入药(芍药茵:用落下的芍药花当褥子) 菩萨面形容慈祥的面容。 宋 朱熹 《题画卷·鬼佛》诗:“冥濛罔象姿,相好菩萨面。”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这 老杜 家装个菩萨面,心眼跟 韩老六 家一般坏。” 棕榈木名。棕榈树。一种棕榈属植物,高3—7米,茎直立,不分枝,为叶鞘形成的棕衣所包,叶丛生茎顶,向外开展,叶柄硬而长,叶片圆扇形,掌状深裂,肉穗花序生于叶间,花黄色,核果集生成穗形,近球形,棕衣可制绳索、床垫等,叶可编帽子 夜叉(1) 能啖鬼或捷疾鬼,佛教徒所说的一种 * 恶鬼或腾飞空中、速疾隐秘之恶鬼。原为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神灵 (2) 比喻相貌丑陋、凶恶的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