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五更转·其三·无相五首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敦煌曲子 |
释义 | 五更转·其三·无相五首原文三更半。宿昔尘劳从此断。 先除过现未来因。筏喻成规超彼岸。 诗词问答问:五更转·其三·无相五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注释1. 押翰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五 参考注释三更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宿昔(1) 从前;往常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唐· 张九龄《照镜见白发》 (2) 指很短的时间 宿昔而死 (3) 一向;向来 尘劳(1).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无量寿经》卷上:“散诸尘劳,坏诸欲堑。” 南朝 梁 萧统 《同泰僧正讲》诗:“何因动飞轡,暂使尘劳轻。” 明 李贽 《复陶石篑书》:“此观世音菩萨与我此地,赏我此等人,故我得断此尘劳,为今日安乐自在汉耳。”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有境相应行心,有非境不相应行心;若广分别言,则有八万四千尘劳,皆起一心。” (2).泛指事务劳累或旅途劳累。 前蜀 李珣 《渔父歌》之三:“终日醉,絶尘劳,曾见 钱塘 八月涛。” 宋 秦观 《满庭芳》词之二:“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谁听。” 郭沫若 《<屈原>与<厘雅王>》:“他是和你一样从 香港 回来的,在极端的险厄之后,尘劳未定,便委屈他来担任了这一次的苦役。” 从此(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除过方言。除去。表示所说的不计算在内。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七章:“粮草站的人除过 张明正 在合作社看门,也都到区上来吃黑夜饭。”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米麦和马料共出手十七、八石,除过拨给野战军的一百石细粮,下剩不到十石了。” 未来(1) 将来的光景 美好的未来 (2) 从现在往后的时间 未来的一年 (3) 将来 中国为未来之国。——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规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也指现成的规则、办法 墨守成规 彼岸(1) 另一边,对岸 大西洋彼岸 (2) 比喻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 到达理想的彼岸 (3) 佛教。认为脱离尘世烦恼、取得正果之处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