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徐评事赴省试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翁卷 |
释义 | 送徐评事赴省试原文早年通法后,已是立朝身。更道明经好,须为擢第人。 马寒村驿暮,灯暖帝城春。 花气多时节,高门有贺宾。 诗词问答问:送徐评事赴省试的作者是谁?答:翁卷 参考注释早年多年以前,指人年轻的时候 早年丧偶 通法普遍适用的法则。 宋 苏轼 《天子六军之制》:“《王制》,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而《孟子》之説亦如此。此 三代 之通法。” 华衡芳 《<代数术>序》:“术之多将不可胜纪,而仍不足以穷数理之变,则不如任数之万变,而我立一通法以驭之。” 立朝(1).指帝王在位。《史记·商君列传》:“ 秦王 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 秦国 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 (2).指在朝为官。 宋 曾巩 《乞出知颍州状》:“伏念臣性行迂拙,立朝无所阿附。”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三岁,而 方相国 从哲 贤之,以为翰林院庶吉士。然立朝论议终不肯苟同。” 明经(1).通晓经术。《汉书·刘向传》:“ 更生 年少於 望之 、 堪 ,然二人重之,荐 更生 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漯水 又东逕 汉 徵君 伏生 墓南,碑碣尚存,以明经为 秦 博士。 秦 坑儒士, 伏生 隐焉。”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 夏侯胜 以明经取青紫语门人,臣尝鄙之,何敢復以此耸诱其徒。” (2). 汉 代以明经射策取士。 隋炀帝 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 宋 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始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今请杂取前代之制,立明经一科,以畅达教恉,阐发大义,能以今日新政,证合古经者为及格。”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一》、《文献通考·选举四》、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明经》。 (3). 明 清 对贡生的尊称。《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这 陆氏 因丈夫生前不肯学好,好色身亡,把孩子严加教诲。后来明经出仕,官为别驾之职。”《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此位是 石门 隋岑庵 先生,是老明经。” 擢第科举考试及第 村驿古代乡村驿站。 宋 翁卷 《送徐评事赴省试》诗:“马寒村驛暮,灯暖帝城春。” 帝城京都;皇城。《汉书·陈咸传》:“即蒙 子公 力,得入帝城,死不恨。” 唐 王维 《奉和圣制春望之作应制》:“云里帝城双凤闕,雨中春树万人家。” 明 陈束 《都下秋雨夜饮王子长宅》诗:“安知非梦寐,相对帝城阴。”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少妇昨宵家书到,催君迎看帝城花。” 花气花的香气。 唐 贾至 《对酒曲》之一:“曲水浮花气,流风散舞衣。” 宋 王安石 《见远亭》诗:“圃畦花气合,田径烧痕斑。” 清 唐孙华 《同年王拙园太史招陪同里诸公饮大定庵花下》诗:“四面屋围花气聚,一庭阴合酒樽凉。” 时节(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高门门户高大、宽敞。旧指地位高,有钱有势的人家(高门不一定出高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