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示儿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陆游 |
释义 | 示儿原文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 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诗词问答问:示儿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参考注释闻义谓听到合乎义理的事。《管子·弟子职》:“见善从之,闻义则服。”《论语·述而》:“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唐 柳宗元 《乘桴说》:“谓 由 也勇於闻义,果於避世,故许其从之也。” 见贤谓被称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故 弥子 之行未变於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脱粟粗粮,只脱去谷皮的粗米。 布袍脱粟。——清· 张廷玉《明史》 不待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鸣鸡啼鸣的雄鸡;雄鸡啼鸣。 汉 张衡 《西京赋》:“右有 陇坻 之隘,隔阂华戎, 岐 、 梁 、 汧 、 雍 , 陈宝 鸣鸡在焉。” 唐 韩偓 《故都》诗:“掩鼻计成终不觉, 冯驩 无路斅鸣鸡。” 明 刘基 《无寐》诗:“夜长无寐待鸣鸡,及至鸡鸣梦却迷。” 萧索衰败;冷落 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园官即园吏。 唐 杜甫 《园官送菜》诗序:“园官送菜把,本数日闕。” 朱鹤龄 注:“园官,管园之吏。” 宋 陆游 《梅花绝句》:“只怪朝来歌吹闹,园官已报五分开。” 清 黄景仁 《午窗偶成》诗:“只餘僮僕劝加餐,那望园官进食单。”参见“ 园吏 ”。 酸寒(1).犹寒酸。 唐 韩愈 《荐士》诗:“酸寒 溧阳 尉,五十几何耄。”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他手里怎容得这几个酸寒秀才。” 郁达夫 《春江感旧》诗之四:“佳妇而今归帝子,腐儒自古苦酸寒。” (2).引申为菲薄。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虽掾俸之酸寒,要拔贫而为富。” 清 吴资生 《就道录别》诗:“怜我年半百,得官仍酸寒。” 太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即国学 观太学。——《后汉书·张衡传》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君则在太学。 时时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儿子(1) 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有两个儿子的家 (2) 下一代男性后裔;父母所生的男性孩子 鉏犁(1).锄和犁。借指耕作。 唐 顾况 《酬信州刘侍郎兄》诗:“愿为南州民,输税事鉏犁。” 宋 唐庚 《双榕》诗:“此生鉏犁人,误入簪绅流。” (2).铲除,整治。 章炳麟 《无政府主义序》:“批擣政家,鉏犁駔侩,振泰风以播尘壒,鼓雷霆以破积坚。”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