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杂体诗 颜特进延之侍宴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江淹
释义

杂体诗 颜特进延之侍宴原文

太微凝帝宇。
瑶光正神县。
揆日粲书史。
相都丽闻见。
列汉构仙宫。
开天制宝殿。
桂栋留夏飚。
兰橑停冬霰。
青林结冥蒙。
丹巘被葱蒨。
山云备卿霭。
池卉具灵变。
重阳集清氛。
下辇降玄宴。
骛望分寰队。
矖旷尽都甸。
气生川岳阴。
烟灭淮海见。
中坐溢朱组。
步櫩簉琼弁。
礼登伫睿情。
乐阕延皇眄。
测恩跻踰逸。
{氵公}牒懵浮贱。
承荣重兼金。
巡华过盈瑱。
敢饰舆人咏。
方惭渌水荐。

诗词问答

问:杂体诗 颜特进延之侍宴的作者是谁?答:江淹
问:杂体诗 颜特进延之侍宴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江淹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淹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太微

亦作“ 大微 ”。1.古代星官名。三垣之一。位于北斗之南,轸、翼之北,大角之西,轩辕之东。诸星以五帝座为中心,作屏藩状。《楚辞·远游》:“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大微之所居。” 王逸 注:“博访天庭在何处也。大,一作太。”《史记·天官书》:“衡,太微,三光之廷。匡卫十二星,藩臣:西,将;东,相;南四星,执法;中,端门;门左右,掖门。”古以为天庭。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之二:“步虚仙子脱尘鞿,身驾春风上太微。”

(2).用指朝廷或帝皇之居。 宋 沉遘 《谢两府三启》:“抱槧怀铅,出入乎承明之署;荷囊持橐,上下乎太微之廷。”

帝宇

(1).帝王的殿宇。《文选·左思<魏都赋>》:“翼翼京室,耽耽帝宇。” 张载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阳球 为司隶校尉,虎视帝宇。”

(2).泛指宫苑。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涵虚抱景,气象澄鲜,则藻饰神州,芳荣帝宇也。”

(3).指天下,国家。《晋书·乐志下》:“鲸鲵既平,功冠帝宇。”

瑶光

(1).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名。古代以为象征祥瑞。《淮南子·本经训》:“瑶光者,资粮万物者也。” 高诱 注:“瑶光,谓北斗杓第七星也……一説,瑶光,和气之见者也。” 汉 张衡 《西京赋》:“上飞闥而远眺,正睹瑶光与玉绳。”《宋书·符瑞志上》:“帝 顓頊 高阳氏 ,母曰 女枢 ,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宫,生 顓頊 於 若水 。” 唐 李商隐 《南朝》诗:“地险悠悠天险长, 金陵 王气应瑶光。” 明 王洪 《瑞象赋》:“瑶光之精,至和之珍;彩霞之色,景星之文,兹其所谓瑞象,而特应於我圣君者乎。”

(2).玉的光采。《宋史·乐志九》:“金字煌煌,瑶光灿灿。羣工奉之,登此寳殿。”

(3).比喻白光。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七:“漭瀁瑶光中,忽忽肆荒滛。”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拾箫》:“急闪闪瑶光乱散,妆成鹿衔五色灵芝。” 清 纳兰性德 《玉泉十二韵》:“隐见瑶光曳,琤瑽珮响传。”

(4). 北魏 洛阳 尼寺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宋荔裳廉使女》:“呜呼! 秀容 纵骑,夺壻 瑶光 。”参见“ 瑶光寺 ”。

神县

中国的别称。犹神州。《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太微凝帝宇,瑶光正神县。” 李善 注:“《史记》 邹衍 曰:‘中国名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禹 之所叙九州是也。’”《魏书·张彝传》:“未明求衣,日昃忘食,开翦荆棘,徙御神县,更新风轨,冠带朝流。”《乐府诗集·唐祭神州乐章·肃和》:“大矣坤仪,至哉神县。”

揆日

(1).测量日影。古多以之定营造方位。语出《诗·鄘风·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 楚 室。” 朱熹 集传:“树八尺之臬,而度其出入之景,以定东西。又参日中之景,以定南北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八:“是以望景揆日,盈数可期;抚臆论心,有时而谬。”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因百姓之有餘,间天下之无事,庀徒揆日,各有司存。”《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十五引《蜀异记·南康禄食》:“公觉,骇汗久之,乃躬诣 云林 ,炷香祷福,命工揆日修崇,作南宫阁四十。”

(2).指选择的时日。 宋 王安石 《谢夏噩察推启》:“方且揆日,以时造门。”

书史

(1).记事的史官。亦指掌文书等事的吏员。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书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故 唐 人无不善书,远至边裔书史、里儒,莫不书字有法。”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萧资>序》:“閤门路铃 萧资 ,本书史也。”

(2).典籍,指经史一类书籍。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揆日粲书史,相都丽闻见。”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 刘奇 对 对方 道:‘贤弟如此美质,何不习些书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昌龄藏书》:“﹝ 昌龄 ﹞性耽书史,筑 谦益堂 ,丹铅万卷。”

都丽

华丽;美丽。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冯皮匠》:“裘裳都丽,僕从趋蹌。”

闻见

(1).听到和看见。《战国策·秦策二》:“羣臣闻见者毕贺, 陈軫 后见,独不贺。”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黄法师醮》:“自寝至觉仅数刻,而所经歷闻见,连日言之不能尽。”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这一定是原已在别处见过,或听过的,既经先已闻见,就可知此等字别处已有,何必《文选》?”

(2).所闻所见;知识。《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小生寡昧,愿先生赐言以广闻见,然丰所敢望。” 明 李贽 《贾谊》:“立论则不免搀杂别项经史闻见,反成秽物矣。”

(3).嗅到。 冰心 《晚晴集·空巢》:“你又偷偷抽烟了!妈妈和姥姥在厨房里都闻见烟味了。” 杨朔 《海市》:“凉风一起,蟋蟀叫了,你就该闻见野菊花那股极浓极浓的药香。”

仙宫

妖精们居住的地下堡或宫殿

开天

(1).启发天性。《庄子·达生》:“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闻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 郭象 注:“不虑而知,开天也;知而后感,开人也。然则开天者性之动也,开人者知之用也。”

(2).谓布列于天空。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列汉搆仙宫,开天製宝殿。”

(3).创始。 明 刘芳节 《<太岳先生文集>评》:“ 高皇帝 为生民以来未有之神圣,开天而作君; 太岳先生 为生民以来未有之异人,中天而作相。” 清 顾炎武 《清江浦》诗:“开天 成祖 代,转漕 北京 初。” 清 钱谦益 《金陵杂题绝句》之一:“淡粉轻烟佳丽名,开天营建记都城。”

(4).放晴。 梁斌 《播火记》三一:“太阳落在西山上,辐射出锦色的光带,是那样的鲜艳美丽!两个人牵着手儿在堤上走着, 严志和 说:‘多少日子也没开天,今天红军起义了,也开了天了,看看是幸运不是?’”

宝殿

(1).佛殿;神殿。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序》:“高门洞啟,不因铜马之饰;宝殿霞开,无假凤皇之瑞。”《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天宫现彩,宝殿生云;仙乐悠扬,香烟繚绕。”

(2).泛称宫殿。多指帝王的宫殿。 元 赵孟頫 《宫中口号》:“日照黄金宝殿开,雕阑玉砌拥层臺。”《三侠五义》第一回:“ 真宗 玩赏,进了宝殿,归了御座, 李 刘 二妃陪侍。”

桂栋

桂木作的梁栋。多形容华丽的房屋。《楚辞·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浮兰烟於桂栋,召 巫阳 於南 楚 。”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桂栋凌波,柏梁乘雨。” 唐 温庭筠 《和沉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桂栋坐清晓,瑶琴商凤丝。”

兰橑

用木兰做的椽子。亦用为椽子的美称。《楚辞·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葯房。” 王逸 注:“以木兰为榱也。” 洪兴祖 补注:“橑,音老。《説文》:‘椽也。’” 南朝 齐 谢朓 《新治北窗和何从事》:“岧嶤兰橑峻,駢闐石路整。”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请假》:“可怜我囊资刼尽,桂栋兰橑一旦摧,父母久抛离。”

冬霰

冬天空中降落的白色小冰粒。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特进<侍宴>诗》:“桂栋留夏飇,兰橑停冬霰。” 隋 江总 《玄圃石室铭》:“秋云卷闇,冬霰停阴。”

青林

(1).指云烟,云雾。《文选·扬雄<羽猎赋>》:“羽骑营营,昈分殊事,繽纷往来,轠轤不絶,若光若灭者,布乎青林之下。” 张铣 注:“烟色,青林映之,故云青林。” 晋 陆云 《登台赋》:“北溟浩以扬波兮,青林焕其兴蔚。”

(2).苍翠的树林,苍翠的树木。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宋 陆游 《舍北望水乡风物戏作绝句》:“乞与画工团扇本,青林红树一川秋。” 清 厉鹗 《七月十七日病起小园作》诗:“青林曲堵迴塘,卧起西风竹牀。”

(3).清静的山林。青,通“ 清 ”。《文选·潘岳<射雉赋>》:“涉青林以游览兮,乐羽族之羣飞。”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青,静也。” 刘良 注:“清林,清静之林。”

(4).寺庙的别称。《释氏要览·住持》:“禪门别号:丛林……青林。” 唐 王昌龄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诗:“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清 厉鹗 《过硖石登西山广福院》诗之三:“顾逋翁有读书臺,白塔青林相对开。”

(5).星名。即天苑星。《文选·张衡<思玄赋>》:“建罔车之幕幕兮,猎青林之芒芒。” 李善 注:“罔车,毕星也。青林,天苑星也。” 清 吴锡麒 《星象赋》:“驭元气之广大,按六飞而巡行,遂集於青林之苑。”

冥蒙

蒙昧。 元 贡师泰 《拟古》诗之二:“鄙哉 叔孙氏 ,绵蕝变王风。寥寥数千载,伊谁启冥矇。”

(1).幽暗,不明。 晋 左思 《吴都赋》:“岛屿緜邈,洲渚冯隆,旷瞻迢递,迥眺冥蒙。” 唐 黄滔 《水殿赋》:“三十六宫之云雨,澒洞随来;一千餘里之烟尘,冥蒙扑去。” 明 刘崧 《玉华山》诗:“伤心俯城郭,烟雨正冥蒙。”参见“ 冥濛 ”。

(2).浓密貌。 唐 元稹 《松树》诗:“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 明 杜濬 《寓园即事》诗之二:“我往属除草,我旋草未除。葵荒亦在眼,冥蒙相翳如。”

(3).犹蒙昧无知。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輒有避讳,含混出之,持‘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之义,雍遏一世之聪明,驱之冥蒙之域,至死不悟。”

冥濛:幽暗不明。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 唐 王泠然 《夜光篇》诗:“游人夜到 汝阳 间,夜色冥濛不解颜。” 元 汤式 《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上居》曲:“近睹着 扶桑 野阳乌闪烁,遥认着 蓬莱山 烟靄冥濛。”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青冢无草木》:“ 昭君 墓, 嘉禾 曹秋岳 先生尝至,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濛作黱色,古云青冢。”参见“ 冥蒙 ”。

丹巘

赤色的峰峦。 南朝 宋 颜延之 《侍宴》诗:“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 南朝 梁简文帝 《枣下何纂纂》诗:“垂花临碧涧,结翠依丹巘。”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朝元阁》诗:“翠微迴日驭,丹巘驻天行。”

葱蒨

亦作“葱蒨”。1.草木青翠茂盛貌。 南朝 梁 江淹 《池上酬刘记室》诗:“葱蒨亘华堂,葐蒀杂綺树。” 唐 刘禹锡 《史隐亭述》:“澂明峭絶,靃靡葱蒨。” 唐 李德裕 《金松赋》:“含春蔼而葱蒨,映夕阳而的皪。” 清 王滔 《记香港总督燕制军东游》:“﹝想其见﹞山川之秀淑,林木之葱蒨,必有畅然怡然,而惝然若失者。”

(2).青绿色。 南朝 梁 江淹 《颜特进延之侍宴》诗:“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 洛水 桥边春已回,柳条葱蒨眼初开。” 清 李滢 《望罗浮歌》:“葱蒨见怪竹,吚哑听碧鷄。”

(3).华美,艳丽。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 张协 ﹞词采葱蒨,音韵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宴群臣登歌》:“车旗煜爚,衣缨葱蒨。” 唐 殷寅 《铨试后徵山别业寄源侍御》诗:“朱紱何赫赫,綉衣復葱蒨。” 宋 周密 《台城路》词:“盈盈笑靨,映珠络玲瓏,翠綃葱蒨。”

(4).比喻才华横溢。 明 汤显祖 《龙沙宴作赠王翼清大宪》诗:“四明 山海 姿,公才发葱蒨。”

卿霭

瑞云。 南朝 梁 江淹 《颜特进侍宴》诗:“山云备卿靄,池卉具灵变。”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和景晏温,卿靄絪緼。”

灵变

(1).神奇莫测的变化。 三国 魏 阮籍 《答伏义书》:“灵变神化者,非局器所能察矣!” 明 刘基 《蛟溪》诗:“蛟乃龙之徒,隐显异凡质。屈蟠深弯环,灵变不可悉。”

(2).形容变化迅速。《文选·木华<海赋>》:“廓如灵变,惚怳幽暮。” 李善 注:“言廓然暂开,如神之变,惚怳之顷,而又幽暮也。”

(3).灵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况且娼家行径,机巧灵变,一些不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他人还生得乾浄,做事也还灵变。” 蔡元培 《美术与科学的关系》:“譬如人是何等灵变的东西?照单纯的科学家眼光,解剖起来,不过几根骨头,几堆筋肉。”

(4).谓变为灵芝。《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山云备卿靄,池卉具灵变。” 李善 注:“ 陈思王 《灵芝篇》曰:‘灵芝生玉池。’”

重阳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 * 《采桑子·重阳》

清氛

清明的云气或雾气。 南朝 宋 颜延之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清氛霽 岳阳 ,曾暉薄澜澳。” 南朝 梁 沉约 《却东西门行》:“清氛掩行梦,忧原盪瀛渤。”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奔鲸沛》:“ 羲和 显耀乘清氛,赫炎溥畅融大钧。”

玄宴

见“ 玄宴 ”。

亦作“ 玄讌 ”。犹御宴。亦指神仙的宴会。《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重阳集清氛,下輦降玄宴。” 李善 注:“玄,犹圣也。” 唐 李德裕 《画桐华凤扇赋》:“庶玉女之提携,列 崑墟 之玄讌。”

骛望

纵目远眺。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騖望分寰隧,晒旷尽都甸。”

都甸

都邑郊外之地。《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騖望分寰隧,矖目尽都甸。” 吕延济 注:“都,邑;甸,郊也。”《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百僚在廷, 朝恩 从十餘人持兵出,曰:‘虏数犯都甸,欲幸 洛 ,云何?’”

川岳

犹山川。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诗:“德礼既普洽,川岳徧怀柔。”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公稟川岳之灵暉,含珪璋而挺曜。”

山川。 南朝 齐 王俭 《太宰文简褚彦回碑》:“ 文公 稟川岳之灵暉,含珪璋而挺曜。”《南齐书·高帝纪下》:“晷纬凝象,川岳表灵。”

淮海

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现在的连云港市西南)一带的地区

中坐

(1).宴会中间。《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坐,酒酣将出。”《晋书·祖逖传》:“尝置酒大会,耆老中坐流涕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

(2).座中;座间。《文选·江淹<拟颜延之侍宴>诗》:“中坐溢朱组,步櫩簉琼弁。” 吕延济 注:“中坐,谓座中也。” 唐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心事如波涛,中坐时时惊。” 清 纳兰性德 《雨中花·送徐艺初归昆山》词:“中坐波涛,眼前冷暖,多少人难语。”

(3).谓放置在当中。 晋 左思 《蜀都赋》:“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宾,金垒中坐,肴槅四陈。”

(4).谓坐在半路上。《文选·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中坐瞰蜿虹,俛伏视流星。” 吕延济 注:“中坐,半山坐也。”

指星犯帝座。《史记·天官书》:“月、五星顺入,轨道,司其出,所守,天子所诛也。其逆入,若不轨道,以所犯命之;中坐,成形,皆羣下从谋也。” 裴骃 集解引 晋灼 曰:“中坐,犯帝坐也。成形,祸福之形见也。”

朱组

红色丝带。古代达官贵人用以系冠、佩玉、佩印之用,亦借指高官。《礼记·玉藻》:“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解朱组,佩青紱。”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赠别>》:“中坐溢朱组,步櫩簉琼弁。” 宋 姜夔 《喜迁莺慢·功父新第落成》词:“玉珂朱组,又占了道人林下真趣。” 明 夏完淳 《博浪沙歌》:“ 秦 亡朱组繫 子婴 ,三户復死 韩王 成。”

步櫩

檐下的走廊。《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步櫩周流,长途中宿。” 颜师古 注:“步櫩,言其下可行步,即今之步廊也。”《文选·左思<魏都赋>》:“比沧浪而可濯,方步櫩而有踰。” 李善 注:“步櫩,长廊也。《楚辞》曰:‘曲屋步櫩,宜扰畜。’”《梁书·萧恭传》:“﹝ 恭 ﹞广营第宅,重斋步櫩,模写宫殿。”

琼弁

(1).一种饰以琼玉的皮弁。古时大夫所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子玉 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 杜预 注:“弁以鹿子皮为之。琼,玉之别名。次之以饰弁及缨。”《晋书·江统传》:“大夫有琼弁玉缨,庶人有击钟鼎食。”

(2).泛指官员的帽子,或借指官员。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中坐溢朱组,步櫩簉琼弁。” 元 陈樵 《八咏楼赋》:“琼弁盈牀,玉尘生袜。” 明 夏完淳 《长歌》:“琼弁玉蕤珮珊珊,蕙橈桂櫂凌迴澜。”

睿情

指皇帝的情意。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礼登佇睿情,乐闋延皇眄。” 唐 刘禹锡 《代裴相公进<东封图>状》:“山川气象,悉拟真形;羽衞威仪,咸稽故实。所冀睿情一览,遐想玄踪。”一本作“叡情”。

乐阕

乐终。《礼记·文王世子》:“有司告以乐闋。” 郑玄 注:“闋,终也。告君以歌舞之乐终。” 晋 潘岳 《笙赋》:“酒酣徒扰,乐闋日移,踈客始阑,主人微疲。” 唐 员半千 《雍和》诗:“瞻望神座,祗恋匪遑。礼终乐闋,肃雍鏘鏘。”

测恩

深恩。《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测恩躋踰逸,沿牒懵浮贱。” 李善 注引《尔雅》:“测,深也。”

浮贱

微贱。自谦之词。《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测恩躋踰逸,沿牒懵浮贱。” 李善 注:“浮贱,浮名微贱也。” 吕向 注:“言天子赐深恩,得登乐逸,自顾为随牒之任,慙其浮贱。” 宋 任广 《书叙指南·谦称引咎》:“自谦曰无似……又曰浮贱。”

兼金

价值倍于常金的好金子。古代金银铜通言金。亦泛指多量的金银钱帛。《孟子·公孙丑下》:“前日於 齐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赵岐 注:“兼金,好金也,其价兼倍於常者。”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诗:“愧无杂佩赠,良讯代兼金。” 唐 王维 《酬贺四赠葛巾之作》诗:“野巾传惠好,兹貺重兼金。” 清 程恩泽 《粤东杂感》诗:“有尽兼金倾海去,无端奇货挟山来。”

盈瑱

盈尺之玉。《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荣重餽兼金,巡华过盈瑱。” 李善 注:“盈瑱,盈尺之玉也。”

舆人

(1).造车工人。《周礼·考工记·舆人》:“舆人为车。”《韩非子·备内》:“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2).古代操贱役的吏卒。《左传·昭公四年》:“舆人纳之,隶人藏之。” 杜预 注:“舆、隶皆贱官。”

(3).众人。《国语·晋语三》:“ 惠公 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 韦昭 注:“舆,众也。”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採舆人之片言,纳匹夫之小善。” 宋 王安石 《上富相公书》:“伏惟体道为国自重,以答舆人之心。”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若己意与舆人反,则辞谢不行可也。”

(4).轿夫。

渌水

(1).清澈的水。 汉 张衡 《东京赋》:“於东则洪池清籞,渌水澹澹。”《南史·庾杲之传》:“ 庾景行 汎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 宋 苏轼 《送孔郎中赴陕郊》诗:“东风吹开锦绣谷,渌水飜动蒲萄酒。”

(2).古曲名。《文选·马融<长笛赋>》:“中取度於《白雪》、《渌水》。” 李周翰 注:“《白雪》、《渌水》,雅曲名。”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口吐《採菱》、《延露》之曲,足躡《渌水》、《七槃》之节。” 唐 陈子昂 《春台引》:“击青鐘,歌《渌水》。”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