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周子及盬簿挽诗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杨万里 |
释义 | 周子及盬簿挽诗二首原文投老欣相得,论心恨较迟。披文流涕疏,分韵泛湖诗。 天夺过逢乐,人兴殄瘁悲。 何须金马客,鲜制玉楼辞。 诗词问答问:周子及盬簿挽诗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参考注释投老(1).垂老;临老。《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於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 夷 投老以长饥, 回 早夭而又贫。” 宋 杨万里 《周子及监簿挽诗》:“投老欣相得,论心恨轻迟。”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十韵》:“急喉 何居士 ,投老乐湛湛。” (2).告老。 晋 王羲之 《十七帖》:“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 唐 牟融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行游》:“投老归湖,皇恩浩荡,閒身得伴鱼竿。”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诗孙投老 吴下 ,巖壑把名鎸。” 相得互相投合,相处得很好 与公甚相得。——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论心(1).研究思想。《荀子·非相》:“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2).谈心,倾心交谈。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九:“抚臆论心,有时而谬。” 宋 王安石 《相送行》诗:“忆昔论心两绸繆,那知相送不得留。”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六:“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 文流文士之流辈。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轻薄之徒﹞师 鲍照 终不及‘日中市朝满’;学 谢朓 ,劣得‘黄鸟度青枝’,徒自弃于高明,无涉于文流矣。” 唐 周贺 《春日居寄友人》诗:“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北史·胡叟传》:“ 顺阳 等数子,禀 叟 奬示,颇涉文流。” 分韵数人相约赋诗,选择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依拈得之韵作诗,谓之分韵。 唐 白居易 《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分韵,有用韵,有和韵,有借韵,有协韵,有今韵,有古韵。”《天雨花》第二二回:“想当初未得病缠身,拈题分韵常酬和,如今还有甚何人?” 柳亚子 《南社纪略·我和南社的关系》:“这一天,是在 愚园 吃午饭的,酒酣以后,分韵赋诗,有些兴会淋漓起来了。” 天夺为上天所禠夺。 宋 王禹偁 《让西京留守表》:“顾残年而气若尸居,听成命而魄疑天夺。”参见“ 天夺之魄 ”。 过逢(1).犹遭逢。《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哀帝 建平 四年正月,民惊走,持稾或棷一枚,传相付与,曰行詔筹,道中相过逢,多至千数。” 唐 杜甫 《简吴郎司法》诗:“却为姻婭过逢地,许坐层轩数散愁。” (2).犹过从。 唐 韩愈 《朝散大夫尚书库部郎中郑君墓志铭》:“俸禄入门,与其所过逢,吹笙弹筝,饮酒舞歌,詼调醉呼,连日夜不厌,费尽不復顾问。”参见“ 过从 ”。 殄瘁亦作“ 殄悴 ”。1.困穷,困苦。《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汉书·王莽传上》引作“殄顇”。《晋书·殷浩传》:“华夏鼎沸,黎元殄悴。”《宋书·谢晦传》:“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凡百有殄瘁之哀,苍生深横流之惧。” 明 唐顺之 《与王北涯苏州书》之三:“感慨平生,可胜悲怛!至於殄瘁之嘑,则海内志士之所同也。” (2).凋谢;枯萎。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以朝菌之耀秀,不移晷而殄瘁;类春华之暂荣,未改旬而凋坠。” 唐 白居易 《养竹记》:“见丛竹於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 宋 苏辙 《汝州谢雨文》:“自春徂夏,旱飢为苦。麰麦殄悴,禾未出亩。” 何须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金马客指翰林学士。 唐 刘禹锡 《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书问因以奉寄》诗:“早忝 金马 客,晚为 商洛 翁。”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谢伯初 诗:﹞下国难留 金马 客,新诗传与竹枝娘。” 玉楼(1).华丽的楼。 唐 宗楚客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 宋 辛弃疾 《苏武慢·雪》词:“歌竹传觴,探梅得句,人在玉楼。”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二折:“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 清 纳兰性德 《菩萨鬘》词:“春云吹散湘帘雨,絮粘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2).传说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十洲记·昆仑》:“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楼十二所。”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青城本命醮词》:“洞里之玉楼金闕,尘俗难窥。” 宋 张耒 《岁暮福昌怀古》诗:“天上玉楼终恍惚,人间遗事已埃尘。” 黄忏华 《亡友恩仲穆哀辞》:“玉楼应有记,走笔动仙曹。”参见“ 玉楼受召 ”。 (3).指妓楼。 唐 白居易 《听崔七妓人筝》诗:“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宋 柳永 《归朝欢》词:“归去来,玉楼深处,有箇人相忆。” 郁达夫 《日暮舟中口占再迭前韵》:“玉楼歌舞人初醉,曲岸牛羊路欲迷。”自注:“北岸多妓楼,南岸多牧场。” (4).道教语。指肩。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二:“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载 王安石 论此诗云:“道家以肋肩为玉楼,以目为银海。”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二折:“我则见银海冻花生的这眼底,玉楼寒耸起肩头,摇鞭袖裊深藏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银海生花,玉楼起粟,竹炉相对添僝僽。” (5).亦称“ 玉楼子 ”。牡丹花的一种。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释名》:“玉楼子者,白花,起楼,高标逸韵,自然是风尘外物。” 清 赵翼 《牡丹将开作布幔护之》诗:“改砌花臺作幕遮,玉楼春色倍穠华。”自注:“玉楼,花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