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牛首山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牛首山原文

大易坤为象,南京离占方。

两峰恒角嶷,双阙表天阊。

尽得江山秀,况逢花草芳。

鹤林坐调御,万古示真常。

诗词问答

问:牛首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牛首山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牛首山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三

2. 去声

参考注释

大易

即《周易》。 晋 左思 《魏都赋》:“览《大易》与《春秋》,判殊隐而一致。”《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议狱缓死,《大易》深规。” 李善 注:“《周易》曰:‘君子以议狱缓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三坟》、《丘》、《索》,湮没不传。以《大易》、《尚书》较之,其体制居可识也。”

南京

(1).古都名。 唐 安史 之乱, 玄宗 奔 蜀 。到 至德 二载,收复两京,还都 长安 ,遂将 蜀郡 改为 成都府 ,建号 南京 。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北地虽夸 上林苑 , 南京 还有 散花楼 。”

(2).古都名。 契丹 神册 四年葺 辽阳 故城建 东平郡 。 天显 三年迁 东丹国 都于此,升为 南京 。

(3).古都名。 契丹 会同 元年得 幽 蓟 十六州,升 幽州 为 幽都府 ,建号 南京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 辽太宗 把皇都建号 上京 ,称 临潢府 。 幽州 称 南京 。”

(4).古都名。 宋 大中 祥符 七年,因 应天府 为 赵匡胤 旧藩,建为 南京 。地在今 河南 商丘县 南。 建炎 元年, 高宗 继位于 南京 ,即此。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卷六。

(5).古都名。 金 天辅 七年,以新得 辽 地 南京 (即 燕京 )六州归 宋 ,改以 平州 为 南京 。

(6).古都名。 金 初称 北宋 故都 开封府 为汴京, 贞元 元年改称 南京 。 贞祐 二年迁都于此。 宋 周煇 《北辕录》:“九日,至 东京 。虏改名 南京 ……按 东京 , 春秋 卫 、 陈 、 郑 三国之境,古 大梁城 也。”

(7).古都名。 明 洪武 元年八月建都于 江南 应天府 , 永乐 间迁都 北京 ,改 应天府 为行在, 正统 间建为 南京 。 清 为 江宁府 治,而仍沿 南京 之称。即今 南京市 。 清 孙枝蔚 《初至南京客有谈南京事者感赋》诗:“ 南京 歌舞骄南渡,四镇功名误四方。”

双阙

(1).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两宫遥相望,双闕百餘尺。” 唐 吴融 《送僧归破山寺》诗:“别来双闕老,归去片云閒。” 明 王宠 《入消夏湾》诗:“千山翫迴转,双闕开嶙峋。”

(2).借指宫门。 唐 广宣 《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闕外,僧引百花间。”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於双闕,未尝一对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闕间。” 唐 杜甫 《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意气即归双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鳌 注:“双闕,谓都中。” 明 戴缙 《楚江旅怀》诗:“客梦悬双闕,乡心逐五羊。”

天阊

(1).天上的门。 明 张居正 《圣人出》:“龙飞清汉,矫翼天閶。” 清 曹寅 《雪晴踏月归西堂》诗之一:“乍闔天閶乌未栖,朦朧霽色树全迷。”

(2).皇宫的大门。 明 王世贞 《郑君义方亭》诗:“一经为世业,双璧奏天閶。”

(3).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门扉,故云。 潘飞声 《题披秘石门》诗:“羣山鬱幽閟,巉絶排天閶。”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花草

可供观赏的花和草

鹤林

(1).佛教语。指佛入灭之处。佛于娑罗双树间入灭时,林色变白,如白鹤之群栖,故称。 南朝 齐 王融 《法门颂启》:“ 鹿苑 金轮,弘汲引以济俗;鹤林双树,显究竟以开氓。” 唐 卢照邻 《益州长史胡树礼为亡女造画赞》:“花宝参差,眺鹤林其非远;仙云肸蠁,登 鷲巖 其可望。”参阅《大般涅槃经》。

(2).僧寺周围的树林。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鹤林縈古道,雁塔没归云。” 元 王逢 《故南台侍御史周公挽辞》:“鵠林卧麟冈,山脉萃芝秀。”

(3).佛寺。 唐 王景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无因鑾蹕暇,俱舞鹤林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记》:“ 嘏 尝家於 浙 西,有美姬, 嘏 甚溺惑。洎计谐,以其母所阻,遂不携去。会中元,为鹤林之游, 浙 帅窥之,遂为其人奄有。”

调御

(1).调教驾御。《无量义经·德行品》:“调御大调御,无诸放逸行,犹如象马师,能调无不调。” 唐 柳宗元 《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摄取调御,凡归於正真者,动而成羣,不自知其教。”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一:“若踶囓之马,调御有道,久则自然驯熟。”

(2).佛教语。“ 调御丈夫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劝请调御,常住世间,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 唐 柳宣 《与翻经大德等书》:“僕心怀正路,行属归依,以实际为大觉,玄躯无为,是调御法体。”

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真常

释道用语。真实常住之意。《楞严经》卷十三:“性真常中,求於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唐 吕岩 《敲爻歌》:“达圣道,显真常,虎兕刀兵更不伤。”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夫释道之书,以真常为性,以清浄为宗,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清 黄宗羲 《<翁元铠禅师语录>序》:“出其语録读之,絶去枝蔓,独露真常。”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1: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