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八月朔后雨昼夜不止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方回 |
释义 | 八月朔后雨昼夜不止原文□蔑丝毫暑,何庸一再霖。秋阴酸病骨,夜滴碎归心。 剧盗应旁睨,余田或尽沉。 无灯黑如漆,臆度近更深。 诗词问答问:八月朔后雨昼夜不止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参考注释丝毫比喻数量极小或很小;一点点 愈为相公官属五年,辱知辱爱,伏念曾无丝毫事为报答效。—— 唐· 韩愈《为河南令上留守郑相知启》 鲁迅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丝毫也不妥协,他具备坚决的心。——《论鲁迅》 何庸何用,何须。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萧嵩 为相,引 韩休 为同列。及在位,稍与 嵩 不协。 嵩 因乞骸骨。上慰 嵩 曰:‘朕未厌卿,卿何庸去?’”《新唐书·李景让传》:“ 景让 自右散骑常侍出为 浙西 观察使,母问行日, 景让 率然对:‘有日。’ 郑 曰:‘如是,吾方有事,未及行。’盖怒其不尝告也。且曰:‘已贵,何庸母行?’ 景让 重请罪,乃赦。”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劳生谅何庸,顾为形所累。” 一再一次又一次地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唐 李贺 《示弟》诗:“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宋 苏轼 《浴日亭》诗:“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宋 陆游 《晚归》诗:“病骨羸将折,昏眸困欲眠。” 明 于谦 《登楼书兴》诗:“暮景侵寻欺病骨,秋霜容易上华巔。” 归心(1) 回家的念头。即归思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晋· 王讚《杂诗》 (2) 真心归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 剧盗犹剧贼。 宋 陆游 《书愤》诗:“剧盗曾从 宗父 命,遗民犹望 岳家军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胯下曾酬一饭金,谁知剧盗有情深?”《花月痕》第四七回:“庇我剧盗,辱我疆臣。” 旁睨(1).详察;遍览。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氏灵璧石》:“﹝ 赵南仲 ﹞尝过 灵璧县 ,道旁奇石林立,一峰巍然,崷崪秀润。 南仲 立马旁睨,抚玩久之。” 宋 王淮 《瑶台月赋》:“九成由其直上,八表可以旁睨。” (2).犹轻视。 明 张居正 《与殷石汀经略广赋》:“诸文武将吏有不用命者,宜照敕书,悉以军法从事,斩首以徇。了此,则诸不逞之人,皆破胆而不敢旁睨矣。” 明 何景明 《铁溪先生高公墓志铭》:“公亦自负,旁睨下世,无所下。” 灯黑从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中(如从带烟油灯的火焰中)沉积出的细而疏松的黑煤烟 臆度凭主观猜测 书生芳信书,世事仍臆度。——苏轼《赠钱道人》 更深夜深 更深人静 更深夜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