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谒墓五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克庄 |
释义 | 谒墓五首原文尼父常言讳徵在,释迦说法向摩耶。僧伽端的□□姓,络秀何须有外家。 诗词问答问:谒墓五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参考注释尼父亦称“ 尼甫 ”。对 孔子 的尊称。 孔子 字 仲尼 ,故称。《左传·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弔,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呜呼哀哉, 尼父 !无自律。” 汉 班固 《 * 通·圣人》:“ 孔子 反宇,是谓 尼甫 。” 唐 李涉 《怀古》诗:“ 尼父 未适 鲁 ,屡屡倦迷津。” 明 冯梦龙 《<山歌>叙》:“ 桑间 濮 上,《国风》刺之, 尼父 録焉。” 常言习惯上常说的谚语、格言一类的话,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释迦(1). 印度 种族名。 释迦牟尼 即出生于此族。参阅《释氏要览》。 (2). 释迦牟尼 的简称。 南朝 梁 沉约 《答陶华阳》:“《难》云, 释迦 之现,近在 庄王 , 唐 虞 夏 殷 ,何必已有, 周公 不言,恐由未出。” 元 耶律楚材 《燕京大觉禅寺奥公乞经藏记既成以诗戏之》:“词源老去苦无多,强著闲文讚 释迦 。”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今诸山知识,往往互詆为魔, 释迦 之预记,胡不爽乃尔耶?” 说法(1) 指说话所用的词 换个说法,他也许能接受 (2) 说出的想法;看法 “嘴上 * ,办事不牢”是一种不全面的说法 (3) 讲说的方法 摩耶释迦牟尼 之母。名 摩诃摩耶 ,相传为 天臂城 释迦 族 善觉长者 之女, 迦毘罗卫国 净饭王 之王后。生 悉达多太子 (即后来的 释迦牟尼 ),逾七日而殁。 唐 顾况 《八月五日歌》:“四月八日明星出, 摩耶夫人 降前佛。” 苏曼殊 《本事诗》之二:“生身阿母无情甚,为向 摩耶 问夙缘。” 僧伽(1).梵语的译音。意为大众。原指出家佛教徒四人以上组成的团体,后单个和尚也称“僧伽”。简称为僧。 唐 刘行敏 《嘲李叔慎贺兰僧伽杜善贤》诗:“ 叔慎 骑乌马,僧伽把漆弓。”《西游记》第六七回:“那个僧伽,披领袈裟,先谈《孔雀》,后念《法华》。” (2).梵语。狮子。《孔雀王咒经》卷下:“ 阿难 ,南方四夜叉大军主住南方,常守护南方,其名如是:僧伽、优波僧伽、偿起罗、旃陀那。” 波罗 注:“﹝僧伽﹞, 梁 言师子。” (3).国名。指今 斯里兰卡 。旧称 狮子国 。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古里国》:“﹝ 古里国 ﹞当 巨海 之要,去 僧伽 密邇,亦西洋诸番之马头也。” 冯承钧 校注:“《岛夷志略》作‘僧伽剌’,即 锡兰山 之梵名。” (4).人名。为 西域 名僧,俗姓 何 , 龙朔 初入 唐 ,於 泗州 建寺,后居 荐福寺 。世称其为 观音大士 化身。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 ,有时与我论二车。” (5).借指 观音大士 或其塑像。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诵真经三迴九转,敲鐘罄动地惊天,总不过是对 僧伽 发舒嗟怨。”参阅《太平广记》卷九六引《纪闻录·僧伽大师》。 端的(1) 果真;确实;果然 (2) 究竟 端的方管营、差拨两位用心。——《水浒传》 (3) 又 他端的从哪儿来? (4) 底细;缘由;详情 我一问起,方知端的 (5) ——“端的”多见于早期白话 络秀晋 周顗 母 李氏 ,名 络秀 , 汝南 人。 顗 父 周浚 为安东将军,出猎遇雨,止 络秀 家。 浚 见而求为妾。父兄不许。 络秀 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婣贵族,将来或大益。”父兄从之。后生 顗 及 嵩谟 ,并列显位。 李氏 家族亦得正当礼遇。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后因以指有才识之女子。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嘲小德》:“但使 伯仁 长,还兴 络秀 家。”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就婚》:“老身当暮景,得安然,始识吾儿 络秀 贤。” 清 方文 《赠沉冠东纳妾》诗:“风雨自应求 络秀 ,庭除不肯杂 鲜卑 。” 何须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外家(1) 指外祖父、外祖母家 (2) 旧社会已婚男子在自己原来的家以外另成的家 (3) 与已婚男子另外成家的妇女 (4) 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