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洗研
朝代 宋代
作者 洪咨夔
释义

洗研原文

自洗洮州绿,闲题柿叶红。
一尘空水月,百念老霜风。
钝菊凄犹蕾,颠桃艳已丛。
斡流千万变,谁实主鸿蒙。

诗词问答

问:洗研的作者是谁?答:洪咨夔
问:洗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咨夔的名句有哪些?答:洪咨夔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洮州

古地名,羌族故地,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

柿叶

(1).柿树的叶子。经霜即红。诗文中常用以渲染秋色。 唐  白居易 《寄内》诗:“桑条初緑即为别,柿叶半红犹未归。” 宋  苏轼 《睡起》诗:“柿叶满庭红颗秋,薰炉沉水度春篝。” 元  虞集 《答钱翼之》诗:“闭门三月梨花雨,徧写千林柿叶霜。”

(2).《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虔 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於是 慈恩寺 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后常用“书柿叶”为勤苦习字的典故。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三:“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宋  杨万里 《食鸡头子》诗之二:“却忆吾庐野塘味,满山柿叶正堪书。”

(3).绫名。《事物异名录布帛·绫》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柿叶,今时綾名。”

一尘

(1).一粒微尘。常喻事物的微小。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虽陋生於万物,若沙漠之一尘。” 唐  聂夷中 《古兴》诗:“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附上《周易》质疑若干条,一尘勺水,未必无补於高深,或去道尚远,亦示近日学问所到而已。”

(2).道家称一世为一尘。《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丁约》:“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 宋  孙觌 《奉寄沉理问》诗:“可怜仙凡一尘隔,哀乐纷纶殊不极。”

(3).借指相当大的差距。 明  王守仁 《寄邹谦之》书:“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那些作品,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

水月

(1).水和月。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宋  杨万里 《夜离零陵留二绝简诸友》:“思归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间。”

(2).指明净如水的月亮。 唐  郑谷 《南康郡牧陆肱郎中辟许棠先辈为郡从事有寄赠》诗:“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饮偶然邀水月,謫居犹得住 蓬莱 。”

(3).水中月影。常形容明净。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润!” 唐  李白 《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诗:“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百念

百般思念;各种想法。 南朝  梁  何逊 《相送》诗:“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金  王若虚 《赵州齐参谋新修悟真庵记》:“险阻备尝,烦劳久厌;閲兴亡之大变,悟荣辱之真空。残喘仅存,百念灰冷。”

霜风

(1).刺骨寒风。 北周  庾信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霜风乱飘叶,寒水细澄沙。”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三折:“断不了你那 章臺 上霜风淅淅, 渭城 边烟雨霏霏。”

(2).指严明的风纪。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政德洽於霜风,教义穷於足跡。”

斡流

流转。 汉  贾谊 《鵩鸟赋》:“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一:“譬如野田蓬,斡流随风飘。”《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纠缠斡流,冥漠报施。” 张铣 注:“纠缠,三合绳也。斡,转也。吉凶翻覆转流有似绳缕相缠次也。”

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鸿蒙

亦作“ 鸿濛 ”。 1.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成玄英 疏:“鸿蒙,元气也。”《淮南子·道应训》:“西穷窅冥之党,东开鸿濛之先。”《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鸿蒙肇判,风气始开。”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又试问鸿蒙初辟时,又哪里有贫富贵贱?”

(2).迷漫广大貌。《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 虞渊 ,鸿濛沆茫,碣以崇山。” 颜师古 注:“鸿濛沆茫,广大貌。” 宋 范成大 《寿栎东斋午坐》诗:“屋角静突兀,云气低鸿濛。”《红楼梦》第一二○回:“我所居兮, 青埂 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

(3).东方之野,日出之处。《淮南子·俶真训》:“提挈天地而委万物,以鸿濛为景柱,而浮扬乎无畛崖之际。” 高诱 注:“鸿濛,东方之野,日所出,故以为景柱。”

(4).混沌;浑噩。 唐 韩愈 《嘲鼾睡》诗之二:“鸿蒙总合杂,诡譎骋戾狠。”《吴礼部诗话》引 元 王履 诗:“半生堕落忧患界,万事元在鸿濛间。” 清 龚自珍 《世上光阴好》诗:“静原生智慧,愁亦破鸿濛。”

(5).指高空。 明 刘基 《通天台赋》:“矗鸿濛以建标兮,拖甘泉以为祛。”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9: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