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延佳精舍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延佳精舍原文精舍山之阴,轩窗乃向阳。 温暾晃窗棂,煦妪㸝春光。 庭柳金未舒,盆梅玉已香。 消息养始和,意弗在芬芳。 楣额曰延佳,延佳日正长。 诗词问答问:延佳精舍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五 参考注释精舍(1) 讲学的处所;收斋 (2) 僧道居住或说法布道的处所 (3) 指心,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所居之处 轩窗亦作“ 轩窓 ”。窗户。 唐 孟浩然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诗:“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 河伯 轩窓通贝闕,水宫帷箔卷水綃。”一本作“ 轩窗 ”。 宋 陆游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诗:“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 锦屏 。”《红楼梦》第七九回:“﹝ 宝玉 ﹞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然,不过只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嫗。” 清 舒大成 《当时》诗:“晓日轩窓閒梦少,晚凉庭院别怀多。” 向阳面对太阳;朝着太阳;比喻蒙受恩遇 温暾(1) 水、酒等温而不热 温暾水 (2) 不爽利;不干脆 温暾之谈 窗棂窗格子 煦妪亦作“ 煦姁 ”。1.抚育;爱抚;长养。《礼记·乐记》:“天地訢合,阴阳相得,煦嫗覆育万物。” 郑玄 注:“气曰煦,体曰嫗。” 孔颖达 疏:“天以气煦之,地以形嫗之,是天煦覆而地嫗育,故言煦嫗覆育万物也。” 唐 黄滔 《祭宋员外》:“优游五府,辉映双旌;两地之隆崇物望,一方之煦姁人情。” 清 王韬 《智说》:“煦嫗姑息近仁,亦仁之偏也。” (2).温暖,暖和。 唐 白居易 《岁暮》诗:“加之一盃酒,煦嫗如阳春。” 消息(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芬芳(1) 香;香气 芬芳袭人 (2) 具有香气的东西 芬芳的原野 佳日指温煦晴明的日子。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元 余阙 《秋兴亭》诗:“登高及佳日,能赋命良儔。” 清 曾灿 《岁暮武林别叶子九往京口》诗:“残腊无佳日,况当离别年。” 艾芜 《地貌的青春》:“让人在春秋佳日,进入大自然的怀抱中,恣情任意地欣赏,以便消除工作的疲劳。” 正长(1).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时,復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穀梁传·僖公十九年》:“上无正长之治,大臣背叛,反为寇盗。”《周书·苏绰传》:“非直州郡之官,宜须善人,爰至党族閭里正长之职,皆当审择。” 宋 曾巩 《正长各举属官诰》:“然存於《书》,二帝所命者 羲和 九官十二牧皆官之正长也,至於属官则未有二帝尝命之者。” (2).古代指塾师。《逸周书·大聚》:“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卹死,立大葬以正同。” 朱右曾 校释:“正长,若书传所言,卿大夫致仕而归,居门侧之塾,以教子弟是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