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咏和阗玉喜鹊杖头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咏和阗玉喜鹊杖头原文饰杖鸠头例可皆,彊彊形似噪喈喈。 一般扶老称灵寿,祝噎何如报喜佳。 诗词问答问:咏和阗玉喜鹊杖头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五 2. 续汉书礼仪志云仲秋比民之年七十者赐之玉杖杖端以鸠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之义 参考注释彊彊1.相随貌。《诗·鄘风·鹑之奔奔》:“鶉之奔奔,鹊之彊彊。” 郑玄 笺:“奔奔、彊彊,言其居有常匹,飞则相随之貌。”《文选·枚乘<七发>》:“顒顒卬卬,椐椐彊彊,莘莘将将。” 李善 注:“椐椐、彊彊,相随之貌。” 2.引申为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宋 王安石 《祭程相公琳文》:“ * 彊彊,不苟其为。” 明 唐顺之 《公移·牌》:“务要强强有辨,体统相联,及至临战,庶不误事。” 3.犹言直挺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譬如对灯闷闷的坐,把似和衣强强的眠。” 形似形式、外观相似。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 巫峡山 最嘉处,不问阴晴,常多云气,映带飘拂,不可绘画……余令画史以小舠泛中流摹写,始得形似。”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高青邱诗》:“ 李青莲 诗从未有能学之者,惟 青邱 与之相上下,不惟形似,而且神似。” 郭沫若 《中国美术的展望》:“一切成品仅存依稀仿佛的形似而失去生命。” 喈喈(1) 和洽 钟鼓喈喈。——《诗·小雅·钟鼓》 (2) 禽鸟鸣声 (3) 形容钟声、铃声等 一般(1) 一样,同样 (2) 一种;一番 别有一般滋味 (3) 普通;通常 一般常识 (4) 总体上;概括地 一般说来 扶老(1).谓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周官·罗氏》:‘献鳩养老。’ 汉 无罗氏,故作鳩杖以扶老。”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遐观。” 宋 黄彻 《郊行》诗:“江干食息呼扶老,木末攀缘讶宛童。” 金 宇文虚中 《和高子文秋兴》:“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 (2).一些可供做手杖的树、藤、竹的名称。《诗·大雅·皇矣》“其檉其椐” 三国 吴 陆玑 疏:“椐,樻。节中肿,似扶老,今灵寿是也。” 阮元 校勘记:“扶老,木名,可以为杖。”《山海经·中山经》“﹝ 龟山 ﹞多扶竹” 晋 郭璞 注:“邛竹也,高节实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后汉书·周磐传》“ 磐 同郡 蔡顺 ,字 君仲 ,亦以至孝称” 李贤 注引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 蔡顺 事母至孝。井桔橰朽,在母生年上,而 顺 忧,不敢理之。俄而有扶老藤生,绕之,遂坚固焉。”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汉成帝 顾成庙 有三玉鼎,二真金罏,槐树悉为扶老拘拦,画飞云龙角於其上也。” (3).秃鹙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鬭,好啖蛇。”一说为刻有秃鹙头形的拐杖。 宋 无名氏 《采兰杂志》:“山中老人以秃鶖头形刻杖上,谓之扶老,以此鸟能辟蛇也。《古今注》以秃鶖为扶老,甚谬。” (4).搀扶老人。参见“ 扶老携幼 ”。 灵寿(1).即椐。可为手杖及马鞭。《山海经·海内经》:“灵寿实华。” 郭璞 注:“灵寿,木名也,似竹,有枝节。”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其柽其椐》:“椐,樻。节中肿,似扶老。今灵寿是也。今人以为马鞭及杖。 弘农 共北山 有之。” (2).借指手杖。 南朝 梁 到溉 《饷任新安班竹杖因赠》诗:“邛竹藉旧闻,灵寿资前职。” 宋 刘克庄 《朝中措·元质侍郎生日》词:“虽老不扶灵寿,有时更上蒲轮。” 祝噎“祝哽祝噎”之省。 唐 孟郊 《赠崔纯亮》诗:“一饭九祝噎,一嗟十断肠。” 宋 陆游 《贫病》诗:“酒要解酲犹有策,食求祝噎更无方。”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余味‘首轻尾重,探前偃后’八字,曲尽古人为老人製器苦心,记此以佐祝噎。”参见“ 祝哽祝噎 ”。 何如(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报喜报告喜讯 报喜不报忧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