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昆明湖泛舟由玉河至静明园沿途杂咏·其一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隔岁香山例一游,平湖横渡木兰舟。 波宽鉴远临西望,上下峦光早漾浮。 诗词问答问:《昆明湖泛舟由玉河至静明园沿途杂咏·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九 参考注释山例旧时西南山区民间约定的惩处条例。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蛮俗·款塞》:“ 乾道 丁亥, 静江 猺 犯边, 范石湖 檄余白事帅府,与闻团结边民之事。 猺 人计穷,出而归命,乃诣帅府纳款,其词曰:‘某等既充山职,今当鈐束男姪……上山同路,下水同船,男儿带刀同一边,一点一齐,同杀盗贼,不用此款者,并依山例。’山例者,杀之也。” 明 陆深 《燕闲录》:“顷见 盘瓠蛮 《誓状》云:‘某等既充山职,今当鈐束男姪……一点一齐,同杀盗贼。不用此款者,并依山例。’山例者,蛮言诛杀也。” 明 曹学铨 《桂林风谣》:“法依山例峻,歌叠浪花新。” 横渡从江河湖海的此岸到达彼岸。《尔雅·释水》“鬲津” 晋 郭璞 注:“水多阨狭,可隔以为津而横渡。” 毛 * 《水调歌头·游泳》词:“万里 长江 横渡,极目 楚 天舒。” 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木兰洲 在 潯阳江 中,多木兰树。昔 吴王 闔閭 植木兰於此,用构宫殿也。 七里洲 中,有 鲁般 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於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唐 罗隐 《秋晓寄友人》诗:“更见南来钓翁説,醉吟还上木兰舟。” 南唐 冯延巳 《喜迁莺》词:“忽忆去年离别, 石城 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 宋 慕容嵓卿 妻《浣溪沙》词:“满目江山忆旧游,汀洲花草弄春柔,长亭艤住木兰舟。” 明 李东阳 《送崔指挥谦漕运还大河》诗:“滞雨浓云黯不收,漕歌声动木兰舟。” 远临(1).犹远眺。《梁书·沉约传》:“开阁室以远临,闢高轩而旁覩。” (2).谓按临远方。 明 文徵明 《朱秋崖像赞》:“迨乎出镇 闽 越 ,聿树风声,远临海嶠,志清梟獍。” 上下(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