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月令七十二候诗·其二十七·反舌无声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原文

百舌能为百鸟语,将临夏至寂无鸣。

啭喉已过阳极盛,噤舌因于阴始生。

飞掠花间祇留影,栖停树杪亦收声。

顺时而动顺时静,何有韩文不得平。

诗词问答

问:《月令七十二候诗·其二十七·反舌无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七

参考注释

百舌

鸟名。善鸣,其声多变化。《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 高诱 注:“百舌,鸟名,能易其舌效百鸟之声,故曰百舌也。以喻人虽多言无益於事也。” 唐 陆翚 《送胡八弟》诗:“孤帆影入江烟尽,百舌声流浦树新。” 宋 苏轼 《安国寺寻春》诗:“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 清 陈维崧 《桃源忆故人·重游惠山寄畅园怀秦对岩检讨》词:“莫听 楚 天百舌,千里同明月。”参见“ 百舌鸟 ”。

能为

(1).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后用作能有所为或有所作为之意。《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则是王失之於 齐 而取偿於 秦 也,而 齐 赵 之深讎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

(2).本领;能耐。《红楼梦》第四八回:“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 管桦 《清风店》二:“我不戴见这种人。他有多大能为,我不戴见他。”

百鸟

各种禽鸟。《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天美 禹 德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野戍孤烟起,春山百鸟啼。”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

夏至

(1) 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

(2)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啭喉

(1).谓婉转动听地歌唱。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李袞 善歌,初于 江 外,而名动京师……及囀喉一发,乐人皆大惊曰:‘此必 李八郎 也。’遂罗拜阶下。” 清 吴伟业 《王郎曲》:“最是囀喉偷入破,殢人肠断脸波横。”

(2).犹言说话。 唐 韩愈 《送穷文》:“私立名字,捩手覆羹,囀喉触讳。”

极盛

非常盛大。 汉 蔡邕 《五灵颂》:“敛威扬德,愷悌之风。圣德极盛,騶虞乃彰。” 唐 牛肃 《纪闻·杨生》:“时方冬燎原,风势极盛。” 清 圣祖 《御制<全唐诗>序》:“至 宋 初,撰辑《英华》,收録 唐 篇什极盛。”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金花夫人》:“四月十七日神诞,画舫笙歌,祷赛极盛云。”

噤舌

犹结舌。形容言语谨慎。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铨选》:“及其一旦之为是官,噤舌拱手,四顾吏胥,以问其所未尝知之法令。”

飞掠

谓飞闪而过。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偶然见一二农夫乘着大车,纵辔遄行,赶着马,‘嘟嘟嘟’飞掠而过。” 叶圣陶 《友谊》:“太阳已经落下去了,几个蝙蝠开始在空中来回飞掠。”

留影

摄影留念(多用于照片题字)

树杪

树梢。《陈书·儒林传·王元规》:“ 元规 自执檝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於树杪。” 唐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诗:“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是夕月明,余步阶上,仰见树杪两红衣人向余磬折拱揖,冉冉渐没。”

收声

止声;销声。《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暮暗来客去,羣嚣各收声。”

顺时而动

《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后因以“顺时而动”谓顺应时势而行动。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顺时而动,得意忘忧。”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顺时而动,用晦而明。”

顺时

谓顺应时宜;适时。《左传·成公十六年》:“礼以顺时,信以守物。”《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二》:“我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 李善 注:“顺时,应秋以征也。《礼记》曰:‘举事必顺其时。’” 唐 元结 《治风诗·至慈》:“故莫由莫已,顺时而理。”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李炳彦 《三十六计新编·顺手牵羊》:“这里的‘微隙’,一般指突然新暴露出来的,‘微利’可能是原作战方案中没有具体考虑到的,具有来去顺路、夺之顺手、赢之顺时(有利于主要作战目标的完成,又出敌所料,能一举可歼)的特点,指挥员则应审时度势,灵活指挥。”

何有

(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 蒲 狄 乎!” 杨伯峻 注:“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此谓心目中无之也。”《吕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讨,国何有焉?” 杜预 注:“言讨家臣,无与国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颠, 瑶 何有焉?”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苟其人之恶,则於铭乎何有?”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左传·昭公元年》:“ 吉 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於诸 游 ?” 杨伯峻 注:“言不必顾虑 游氏 诸人。” 明 李贽 《与周友山》:“士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废弃歟?” 鲁迅 《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 * 》了,又何有于《蕙的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左传·僖公十五年》:“获 晋侯 ,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预 注:“何有犹何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文选·木华<海赋>》:“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 李善 注:“言诸品物以类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无?言其多也。”

(8).哪里有,岂有。 汉 张衡 《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吴承恩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岁之水也,洪涛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与赋哉!”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1: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