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素尚斋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素尚斋原文

瀛台金碧辉,淑清泉石邃。

泉石大家四,金碧将军二。

画品有定评,奚烦重致议。

所以临西苑,淑清必一至。

倚岩架朴斲,古树围蓊萃。

迸水流不冰,诡峰飞欲坠。

斋名取山庄,敬识圣人意。

崇情返朴真,浇习防浮伪。

两言契葛亮,六策怀贾谊。

用当座右铭,浴德期纯粹。

诗词问答

问:素尚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素尚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寘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

2. 避暑山庄有此名昔曾留咏

参考注释

瀛台

(1).即 瀛洲 。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溶溶紫庭步,渺渺 瀛臺 路。”参见“ 瀛洲 ”。

(2).台名。在 北京 清 故宫 西苑 太液池 (即今 中南海 )中,也名 南台 , 趯台 。三面临水,中有 勤政 涵光 香扆 三殿, 康熙 乾隆 两朝常作为夏日听政之所。戊戌变法后, 光绪帝 被 慈禧太后 幽禁于此。

金碧

(1).金和玉。《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故玄黄经纬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为亦合其美并善而已。”

(2).金黄和碧绿的颜色。 唐 罗邺 《上阳宫》诗:“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 宋 苏轼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鬼蝶》诗:“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清 杜岕 《报恩寺塔灯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壮丽殊。”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又有琼瑶的轩馆同金碧的台榭。”

(3).金马、碧鸡。《文选·陆机<演连珠>》:“金碧之巖,必辱凤举之使。” 刘孝标 注引《汉书》:“或言 益州 有 金马 碧鸡 之神,可醮而致。” 唐 陈子昂 《送殷大入蜀》诗:“ 蜀 山金碧地,此地饶英灵。”参见“ 金马碧鸡 ”。

(4).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

清泉

清冽的泉水

泉石

指山水。《梁书·徐摛传》:“﹝ 朱异 ﹞遂承间白 高祖 曰:‘ 摛 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 高祖 谓 摛 欲之,乃召 摛 曰:‘ 新安 大好山水, 任昉 等并经为之,卿为我卧治此郡。’” 宋 杨万里 《送刘惠卿》诗:“旧病诗狂与酒狂,新来泉石又膏肓。”

大家

(1) 巨室,世家望族。古指卿大夫之家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犹言大作家,大专家

艺苑品题有大家之目,自论诗者推李杜始。——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

(3) 奴仆对主人的称呼

(4) 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

(5) 知识渊博者,博学的人

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画品

(1).品评画家及其作品的论著。如 南朝 齐 谢赫 有《古画品录》, 唐 李嗣真 有《续画品录》, 明 杨慎 有《画品》。

(2).画的情调境界。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王维 画品妙絶,于山水平远尤工。” 清 松泉老人 《墨缘汇观录·名画序》:“他如 高房山 、 黄子久 、 王吴倪 及 元 末诸公,寄情画道,高妙絶尘,虽其各立堂户,然多发脉 董元 ,故称画品中之神韵高逸者。”《文汇报》1990.5.24:“学生们都把他当作恩师,不只是教他们画艺,还教他们做人应当有的品格。他认为画品和人品不可分割,应该是一致的。”

定评

确定的评价

已有定评的好作品

烦重

冗长而重复。《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其烦重游説,辞异而理同者,存之不可常行,除之无所伤损。” 清 梅曾亮 《家谱约书》:“谱牒烦重,难时閲,故敬録本支之讳字卒葬著於篇,后人可观焉。”

(负担)繁多而沉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如为勋贵所逼,隐忍方便,速报取了;勿使烦重,感辱祖父。”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惠化》:“ 阎伯屿 为 袁州 ,时征役烦重。”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五九:“船长、船员及工作较烦重的水手,则每年有四星期的休养例假。”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西苑

即北京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

深居西苑。—— 清· 张廷玉《明史》

淑清

(1).清白;纯净。《楚辞·严忌<哀时命>》:“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 王逸 注:“言己自念形体洁白,表里如素,心中皎洁,内有善性清明之质也。”

(2).明朗。《淮南子·本经训》:“日月淑清而扬光,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烟云萧索而 * ,日月淑清而启旦。”

(3).指政治清明。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

一至

(1).一到。《管子·幼官》:“三千里之外,诸侯世一至。”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黄帝 尧舜 ,凤凰一至。”《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老夫只恐大限一至,不能发言,故今日为君叙及此也。”《宋史·晁迥传》:“方盛暑,为蠲宿直,三五日一至院。”

(2).竟至;乃至。《战国策·齐策一》:“ 靖郭君 之於寡人,一至此乎?”《红楼梦》第一一二回:“ 贾政 嘆口气道:‘我不料家运衰败,一至如此!’”

(3).犹言小善,偏材。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一至谓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质也。” 刘昞 注:“未能兼济,各守一行。”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理尽者不可责有餘,一至者不可求兼济。”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愚夫一至,偶识量己。”

(4).指忠正鲠直。《晋书·王沉传》:“若达一至之言,説刺史得失,朝政宽猛,令刚柔得适者,给穀千斛。”《北史·高道悦传》:“居法树平肃之规,处諫著必犯之节。王公惮其风鯁;朕实嘉其一至。”

朴斲

亦作“ 朴斵 ”。砍斫;削治。《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斵,惟其涂丹雘。” 孔 传:“为政之术,如梓人治材为器,已劳力朴治斵削,惟其当涂以漆丹以朱而后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是以朴斵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前蜀 贯休 《上裴大夫》诗之二:“我有白云琴,朴斲天地精。” 宋 叶适 《孙祖佑解元世友堂》诗:“朴斵吁已勤,礱密审所宜。”

削治;治理。《文选·张华<励志诗>》:“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斲,终负素质。” 李周翰 注:“梓匠理材,不勤以丹漆饰之,虽劳於理削,终不成器也。”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朴斲初成,因夫美名。两足山立,双钩月生。” 宋 叶适 《代宋彦远青词》:“从仕乖政刑之中,治心失喜怒之节,况方勤於朴斲,曾罔筮於日时。”参见“ 朴斲 ”。

迸水

(1).奔腾的河水。 南朝 梁 刘孝绰 《答何记室诗》:“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頽风。” 唐 骆宾王 《晚渡黄河》诗:“通波连 马颊 ,迸水急 龙门 。” 明 刘基 《题山水图为宝林衍上人作》诗:“高松浥露和烟冷,迸水穿沙出谷浑。”

(2).从高处泻落的水。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迸水倾瑶砌,疏风罅玉房。”

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返朴

谓还其原始的淳朴状态。 元 揭傒斯 《赠陈尊师归江东》诗:“永言归山中,返朴从所如。”

归于质朴。 唐 薛能 《升平词》之十:“文章惟返朴,戈甲尽生尘。”

浮伪

虚伪。《后汉书·郎顗传》:“当其迁者,竞相荐謁,各遣子弟,充塞道路,开长姦门,兴致浮伪,非所谓率由旧章也。” 唐玄宗 《<孝经>序》:“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 宋 司马光 《论举选状》:“如此,则求贤之路广,请託之源絶,浮伪之风息,得人之颂兴矣。” 章炳麟 《别录》:“其持书求荐,援引当道,浮伪諛佞,则胥徒所无也。”

两言

三言两语。谓少量几句话。《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

座右铭

(1).置于座右用以自警之铭文。《文选·崔瑗<座右铭>》 唐 吕延济 题注:“ 瑗 兄 璋 为人所杀, 瑗 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支遁》:“僧众百餘,常随稟学,时或有惰者, 遁 乃著座右铭以勗之。” 唐 白居易 《<续座右铭>序》:“ 崔子玉 《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2).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 陈毅 《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

浴德

修养德性。《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孔颖达 疏:“浴德,谓沐浴於德,以德自清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日逝月除,时方已过,澡身浴德,将以曷为?”

纯粹

(1) 不搀杂其它成分的;无搀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

一个纯粹的人

(2) 没有搀杂的;同一个类型的

他们原始的语言至今还纯粹,没有搀杂任何东西

(3) 真正体现了事物的本质的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