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秀起堂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题秀起堂原文肩舆得得陟崔嵬,片刻山堂亦到来。 七字诗情同夏永,四邻画趣共云开。 超然自与他峰别,美矣偏宜对席陪。 泐壁题楣新旧错,艰乎著句虑重儓。 诗词问答问:题秀起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三 参考注释肩舆代步工具,由人抬着走 导使睿乘肩舆,具威仪。——《资治通鉴》。胡注:“肩舆,平肩舆也,人以肩举之而行。 得得(1).任情自得貌。语本《庄子·骈拇》:“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 南朝 梁 何逊 《西州直示同员》诗:“誓将收饮啄,得得任心神。” 宋 黄庭坚 《和甫得竹数本于周翰喜而作诗和之》:“人知爱酒耳,不解心得得。”《红楼梦》第三八回:“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2).频频;频仍。 唐 王建 《洛中张籍新居》诗:“云山且喜重重见,亲故应须得得来。” 金 高庭玉 《柳絮》诗:“得得穿朱户,时时扑翠屏。” (3).特特,特地。 唐 陆龟蒙 《丁隐君歌序》:“别业在深山中,非得得行不可适到其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十:“我得得为渠入 蜀 ,何意见怪?”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纵千里万里,犹将买草鞋得得而往。” (4).应诺之词。犹言好好。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 仁宗 ﹞一日将御朝, 温成 送至殿门,抚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 (5).的确,确实。《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良人得得负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6).恰好。 宋 范成大 《万州》诗:“前山如屏墻,得得正当户。” (7).犹答答。作词或词组的后缀。 叶圣陶 《微波》:“十二分通脱的一个女郎,两年以后,会变成这样羞人得得的。” (8).象声词。多形容马蹄声。 清 黄景仁 《道中秋分》诗:“瘦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听空空。” 曹禺 《王昭君》第四幕:“马蹄得得,一个骑兵跑得满头大汗上。” 崔嵬(1) 有石头的土山 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 》 (2) 高大;高耸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封神演义》 片刻一会儿,短暂时间 稍等片刻 山堂(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録其( 赵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国秋初到,山堂气更清。’” (2).隐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组 《艮岳赋》:“傚隐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 (3).近代帮会的组织机构。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这(哥老会)两个山堂,在 长江 的势力算为最大。”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绪言:“当时天地会山堂分立,缺乏统一指挥。” 到来(1) 按时接近或即将临近 下班时间终于到来 (2) ;来到 七字指七言诗。 唐 元稹 《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诗:“七字排 居敬 ,千词敌 乐天 。” 唐 陆龟蒙 《和袭美病后春思韵》:“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劳言语傍花开。”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引 清 许可觐 《叙事解疑》:“ 仇长文 闈战后,忽忆 青青柳 ‘有信欲传’之句,题七字於扇头,以赠 许丹忱 云:‘谁将十万快腰缠,漫道 扬州 好著鞭,不谓秋来多客思,梦魂已到玉臺前。’” 诗情(1).作诗的情绪、兴致。 唐 刘禹锡 《秋词》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宋 陆游 《瀼西》诗:“亦知忧吏责,未忍废诗情。” 清 王夫之 《东阁梅》诗:“香国 扬州 锦阵豪,诗情偏向峭寒高。” (2).诗一般的美妙意境。 郭小川 《春歌》之一:“不是我舍不得花费笔墨,只因为春天的诗情太浓太多。” 四邻周围的邻居;左邻右舍 街坊四邻 超然(1) 超脱世俗 历史家所必需的超然态度 (2) 怅惘的样子 超然不对 偏宜最宜;特别合适。 前蜀 李珣 《浣溪纱》词:“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鬱金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低矮矮的冠儿偏宜戴,笑吟吟地喜满香腮。” 粤剧 《关汉卿》第四场:“近时有些婆娘们,道着难晓,说着难知,旧恩忘却,新爱偏宜。” 对席(1).古礼中与尸席相对而设的席位。《仪礼·特牲馈食礼》:“筵对席,食分簋鉶。” 胡培翚 正义引 张尔岐 云:“筵对席者,对尸食而设筵以待下佐籑也。上籑坐尸席,东向;此在其东,西向。”《仪礼·少牢馈食礼》:“司宫设对席,乃四人籑。” 胡培翚 正义引 张尔岐 云:“设对席者,对尸席而设西向之席。” (2).坐在对面的席位。《 * 词话》第一回:“ 武大 教妇人坐了主位, 武松 对席, 武大 打横。” 重儓见“ 重臺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