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五十三·钟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于论惟共鼓,以间早传笙。 出入告斯度,疾舒辨厥声。 八能常纵击,百里可闻鸣。 窈窕霜朝听,诗成韵亦清。 诗词问答问:《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五十三·钟》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八 参考注释共鼓传说始作舟楫者。《说文·舟部》:“舟,船也。古者 共鼓 、 货狄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 徐锴 繫传:“ 共鼓 、 货狄 二人, 黄帝 臣也。” 段玉裁 注:“ 共鼓 、 货狄 , 黄帝 、 尧 、 舜 閒人。” 茆泮林 辑《世本·作》:“ 共鼓 、 货狄 作舟。” 出入不符之处,差距 有出入 八能谓能调和阴阳律历五音等。《后汉书·仪礼志中》:“故使八能之士八人,或吹黄钟之律间竽;或撞黄钟之钟;或度晷景。”《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高明乐》:“士备八能,乐合八变。”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并序》:“八能亨运,抗鵷邸而杖朱髦。” 宋 苏轼 《贺年启》:“备八能而合乐,益验人和。”按,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律历·八能》谓:“调黄钟,调六律,调五音,调五声,调五行,调律历,调阴阳,调正德所行。” 纵击(1).猛烈攻击。《隋书·史祥传》:“ 祥 至 须水 ,两军相对, 公理 未成列, 祥 纵击,大破之。” 唐 段成式 《剑侠传·郭伦观灯》:“挥臂纵击,如搏婴儿。”《清史稿·饶余敏郡王阿巴泰传》:“二更,行礮发不絶声, 锦州 人闻之,谓 大凌河 兵逸,争出应之,师纵击,斩馘甚众。” (2).随意击打。 唐 南卓 《羯鼓录》:“独 高力士 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 百里(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窈窕(1) 文静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诗·周南·关雎》 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艳城郭。 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2) 幽深的 窈窕以寻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朝听指朝廷或帝王的听闻。《晋书·桓温传》:“操弄虚説,以惑朝听。”《宋书·刘穆之传》:“臣契阔屯泰,旋观始终,金兰之分,义深情密。是以献其乃怀,布之朝听。”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