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山居杂诗九十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曹勋 |
释义 | 山居杂诗九十首原文卜居得幽胜,景物无升沉。峰峦环郛郭,松竹排园林。 时时破寂寥,悠悠赖鸣禽。 於焉自有得,天籁皆余音。 诗词问答问:山居杂诗九十首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参考注释卜居选择居处 卜居于乡 幽胜(1).幽静而优美。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积水潭》:“池上建有 莲花菴 、 浄业寺 ,及王公贵人家水轩、水亭,最为幽胜。” 清 朱仕琇 《髻亭记》:“ 灵应峯 向属僧居,地称幽胜。” (2).指幽静的胜地。《新唐书·裴度传》:“沼石林丛,岑繚幽胜。” 景物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无升古代刁斗的别名。一说为“鐎斗”之讹。《方言》第十三:“无升谓之刁斗。” 郭璞 注:“谓小铃也。” 王国维 《书<郭注方言>后》三:“ 汉 尉斗之状与刁斗同。今传世 汉 器,其铭皆作鐎斗。无升、热升、鐎斗,字形皆相近,当云鐎斗谓之刁斗。” 峰峦连绵的山峰 峰峦起伏 峰峦重叠 郛郭1.外城。 2.泛指城郭,城市。 3.比喻屏障。竹排竹筏。 黄朝天 《乌江架桥》:“江水最深处是五丈左右,流速每秒钟一米八。根据当前的条件,我们决定扎竹排,搭浮桥。” 园林专供人游玩休息的种植了花草树木的地方 园林艺术 时时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寂寥(1) 空廓 寂寥无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寂静;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的 悠悠(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鸣禽(1) (2) 先天就有或后来学得有鸣歌能力的鸟 (3) 鸟的一类,叫声悦耳,如伯劳、画眉、黄鹂等 有得(1).有所得;有所领悟。《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太白而聚乎一舍,其下之国可以兵从天下。居实,有得也;居虚,无得也。”《南史·隐逸传上·陶潜》:“少来好书,偶爱闲靖,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宋 张载 《正蒙·有德》:“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如:学习有得;有得有失。 (2).表示程度深或持续时间长。《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 上海道 前脚走, 上海县 跟着又来。并不是欺他官小,对不住他,只好挡驾;见面之后,有得同你缠。”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物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余音指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在耳边的声音 余音缭绕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