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过泮宫(泰州学,家君曾作教于此)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王渐逵 |
释义 | 原文伴水储英地,层城对夕晖。 廿年看寥寞,里柳尚依依。 匝岸蝉相竞,孤亭藓半欹。 儿童今老大,为汝一沾衣。 诗词问答问:《过泮宫(泰州学,家君曾作教于此)》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注释1. 押词韵第三部 2. 泰州学,家君曾作教于此 参考注释层城(1).古代神话中 昆仑山 上的高城。《文选·张衡〈思玄赋〉》:“登 閬风 之层城兮,搆不死而为牀。” 李善 注:“《淮南子》曰:‘ 崑崙 虚有三山, 閬风 、 桐版 、 玄圃 ,层城九重。’ 禹 云:‘ 崑崙 有此城,高一万一千里。’”一说, 昆仑山 最高峰之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崑崙 之山 * :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桐 ;二曰 玄圃 ,一名 閬风 ;上曰 层城 ,一名 天庭 ,是为太帝之居。” (2).泛指仙乡。 宋 苏轼 《仙都山鹿》诗:“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悵望层城霞。” (3).指京师;王宫。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朝游游层城,夕息旋直庐。”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六:“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清 黄景仁 《江上寄左二杏庄》诗:“层城匪迢越,广陌交驰骋。” (4).重城;高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遥望层城,丹楼如霞。”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层城临暇景,絶域望餘春。” 元 杨云鹏 《登濮州北城》诗:“层城高絶一攀躋,岁杪临风客思凄。” 清 张文光 《登汴城角楼》诗:“落日下层城,苍然远树平。” 龚骞 《九秋诗·秋水》:“綺阁层城秋夜长,明朝问讯湖边路。” (5).指高山之巅。 宋 文同 《盘云坞》诗:“几曲上层城,盘盘次文石。” 夕晖日暮前余辉映照;夕阳的光辉。 唐 韦应物 《送别河南李功曹》诗:“云霞未改色,山川犹夕暉。” 前蜀 韦庄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诗:“故国饶芳草,他山掛夕暉。” 宋 秦观 《晚出左掖》诗:“金爵觚稜转夕暉,翩翩宫叶堕秋衣。” 陈毅 《淮河晚眺》诗:“柳岸沙明对夕暉,长天 淮 水鶩争飞。” 寥寞亦作“ 寥漠 ”。1.冷清;孤单。 宋 王安石 《忆昨诗示诸外弟》:“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寥寞生伊威。” 清 吴烺 《凄凉犯·秋柳同谷原作用白石韵》词:“记春初,麴尘瘦影,几缕正寥漠。”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张慧仙寄外诗记》:“老夫当日至尔肆,教之读,以成其志,而慰老夫之寥寞耳。” (2).犹沉寂。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上》:“虽然,翀举轮回,二者均幻也。幻之中厥有等焉。四方上下之寥漠,尘劫运会之始终,幻而疑於有者也。”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七章二:“我们可以说,两 汉 的时代,乃是一个诗思消歇,诗人寥寞的时代。” 依依(1) 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杨柳依依 (2) 恋恋不舍的样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依稀;隐约 依依墟里烟 相竞互相竞争。《汉书·贾谊传》:“今世以侈靡相竞,而上亡制度,弃礼谊、捐廉耻日甚,可谓月异而岁不同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阴不堪阳” 唐 孔颖达 疏:“是阴阳相竞,阴气不能胜阳。”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五章:“坐此制造费省,而易於外品相竞也。” 孤亭孤立的亭子。 宋 梅尧臣 《会胜院沃洲亭》诗:“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宋 朱熹 《再用韵题翠壁》:“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金 元好问 《横波亭》诗:“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 元龙 百尺楼。” 儿童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老大(1) 年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少小离家老大回。——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老大嫁作商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兄弟姊妹中的年长者 老大务农,老二当兵 (3) 〈方〉∶指木船的船主或船夫 (4) 很大,非常 老大不快 老大吃惊 一沾谓一经登第。古人称受皇恩为沾恩,登第亦为“受恩”,故云。 唐 吕温 《及第后答潼关主人》诗:“一沾太常第,十过 潼关 门。”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