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午日别妓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何巩道 |
释义 | 午日别妓原文夕阳西下暗长虹,红藕花开艳晚波。 乐处每嫌歌舞短,愁来方恨别离多。 江堆白浪千群马,树锁青山一点螺。 欲吊湘累无路到,沉吟空自绕烟波。 诗词问答问:午日别妓的作者是谁?答:何巩道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参考注释夕阳西下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长虹(1) 虹霓 (2) 喻指拱形长桥 红藕红莲。 唐 裴说 《旅次衡阳》诗:“晚秋红藕里,十宿寄渔船。” 后蜀 顾夐 《醉公子》词之一:“漠漠秋云澹,红藕香侵槛。” 宋 李清照 《一翦梅》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参见“ 红莲 ”。 歌舞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来方(1).谓前来祭祀四方之神。《诗·小雅·大田》:“来方禋祀,以其騂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郑玄 笺:“ 成王 之来,则又禋祀四方之神。” 高亨 注:“来方,来祭四方之神。” (2).来源。《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为盗的,都从好酒 * 两件上起。他喫溜了口,没处来方,见了大锭银子,又且手边方便,如何不爱?” 别离(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白浪雪白的波涛。 唐 李白 《司马将军歌》:“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宋 陆游 《夜宿阳山矶》诗:“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六:“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大雨落 幽 燕 ,白浪滔天。” 青山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一点(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湘累亦作“ 湘累 ”。 1.指 屈原 。 元 张鸣善 《脱布衫过小梁州》曲:“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弔 湘纍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那滚滚雪浪拍天,流不尽 湘纍 怨。”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 屈原 是赴 湘水 支流而溺死的,古人称之为 湘累 。” (2).借指因罪被贬黜的人。 宋 苏轼 《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玉堂给札气如云,初起 湘纍 后佩银。” 王十朋 集注:“ 舜民 字 芸叟 , 元丰 辛酉为 环庆 帅属,明年责监 郴州 酒税。 郴 属 湖湘 ,故以 湘纍 称之也。” 沉吟(1) 深思吟味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魏· 曹操《短歌行》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杨朔《茶花赋》 (2) 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轻声沉吟 沉吟放拨插弦中,顿起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空自徒然;白白地。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不瞒长兄説,我自幼空自学了一身武艺,遭天伦之惨,奔波辛苦,数十餘年。”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令爱不堪偕伉儷,老堂空自费调停。”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